没有在农村上学的孩子了

时间:2011-12-31 16:46来源:鑫报 作者:张云文 点击: 载入中...
◇记者 张云文
 

没有在农村上学的孩子了
——甘肃省永登县上川镇古尧村调查报告

    甘肃向来被称为农业大省。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绝大多数,二是耕作方式较为传统简单,主要靠人力畜力,人均产值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务农不再是农民唯一的生存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了城市,特别是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壮年,他们在城镇也可以很好的生存。农村的空心化已对农村的人口结构、思想观念、耕作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在和小农思想和传统农业激烈交锋。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显现,土地荒废、水电力资源因闲置而浪费。记者对永登县上川镇古联村其中的一个自然村古尧村作了初步调查,以此为例来看农村空心化问题。

  古尧村是秦王川盆地北部的一个自然村,行政上属古联村,在引大入秦灌区之内。与同属古联行政村的东古山和王家粱村南北相距2公里,该村居中,村委会在该村。该村距兰州市1个多小时车程,交通相对便利。该自然村有40户人家207口人组成。在秦王川盆地像这样距邻村较远的孤村不在少数。

  现 状

  古尧村在10年前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甘肃农村,这里十年九旱。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在土地上压沙抗旱保墒,广种薄收,年景全看老天爷的脸。如今这里成为引大入秦灌区,结束了没有水利设施、没有水浇地的历史。原先沙地种小麦亩产百斤左右,如今水浇地每亩可产小麦七八百斤。设施农业效果显著。虽然如此农业收入所占比重仍不足经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2009年为例,该村经济总收入为13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45万元,非农业收入为90万元,基本上来自务工收入。务工收入正好是农业收入的2倍。全村207口人,其中在外务工的有80人,在家务农的基本上是55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村西头的杨姚崇家中有两口人,他(老伴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和儿子,儿子去年结婚。就他和儿子两个人的地。儿子在兰州开了一个家电维修店。老杨在家中侍弄2亩多水地和6亩旱地。到年底一算账,儿子过年回家拿回来了12000多块钱,这还不算儿子平常零大碎小给家里的费用,而老杨的农业收入紧打满算也只有4000多块钱。村东头的王保安一家三口,老婆、孩子和他本人。他基本上常年在外务工,老婆是典型的留守妇女,在家侍弄4亩多水地和七八亩旱地。儿子在县一中上高中。光靠地是养活不了家的,王保安向候鸟一样的往返于城乡,儿子上学的费用全靠他打工挣来的。去年他们家的农业收入5000多元,而非农收入超过1万元。王保安目前有两大愿望,一是供儿子上大学,另外他还想存一些钱把家里的主房盖起来。


  3:1打工儿子和务农父亲的收入比

  “此地原来是荒滩,祖先明末才种田”。古尧村是秦王川典型的移民村落。人们基本上是从水川的皋兰和苦水迁移至此,历经上百年的发展,总户数才达40户,人口刚过200。该村原先全是旱地,靠天吃饭,春天种在地里的种子谁都心里没底,因而进城务工历史较早。早在农业社生产队时,就组织马车队出外搞副业。分产到户后打工潮一波接一波,先是拖拉机搞运输,或到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成群结队到城里焊阳台,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有焊工。外出务工从那时开始扩大到西安、青海等地。到目前新生代80后、90后的打工者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全村207口人常年在外务工的80人,除去30多个学生,在家留守老弱幼不足100人。村上如有红白喜事部分打工者不得不返乡。虎年春节除了一个在北京务工的没回来,其他全部都回家过年了。大年初三一过很多人就急匆匆返城。而在农忙时外出务工者有40多人回村,多是35岁至45岁的壮劳力。35岁以下的不回家,他们除了户口在农村、父母在农村外基本上脱离了农村生活,一般是出钱不出力。


  80、90后基本不回家

  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已完全适应了都市生活的节奏和生活方式,同时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家用电器也由他们为媒介带入农村。城市信息的大量涌入对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自然经济状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目前村中除了4个拥有城市户口的人在城市有住房外,已有7人在兰州或永登县城、秦川镇拥有住房。除了这些有房族,其余60多个进城务工者均租房居住,房租价格在120-500元不等。全村城市住房拥有率为10%,租住率为30%。这些人中迁到城里的有8户,常年“铁将军”把门的院落有9处,处于闲置状态,托人看管的还好一些,没人看管的院内杂草从生,院墙颓败,成了老鼠乐园,一片衰败之象。该村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地处县级公路沿线,南距兰州100多公里,西距永登县城30多公里,东面距白银不足100公里。距城市近,三面交通畅通,出乡进城方便,城市信息随时流入,便捷的交通拉近了城乡距离,原始自然低效的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进城生活成了50岁以下农民追求的梦想,80后、90后更是在城里上完学便与农村生活诀别了,他们基本上成了没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

  部分农村人在都市扎根

  古尧村原先有村办小学,只有一、二年级两个班十来个学生,三年级以上要到4里外的王家梁去上,初中要到8里外的达家梁或祁家嘴中学上,高中要到镇高中和其他县级中学上。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村办小学撤销,王家梁小学撤并、达家梁中学撤并。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农村孩子的教育成了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古尧这个小村庄也未能例外。村中有65个妇女,常年在家的30多人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中老年妇女,其余20多人常年在外,这些人中有10人陪子女上学。有的是一家人在孩子就读的地方务工,有的是母亲专门陪读,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现在全村没有一个在农村读书的孩子,6名初中生、15名小学生、6名高中生全到永登县城和兰州上学。目前全村受过高等教育的有10人,均在城里工作。其中3人还未毕业。其余7人参加工作,因工作时间不等,从事行业不同,工资水平在1700-3500元之间。在永昌县当公务员的王君位月工资2600元,在联通武威公司工作的俞树军月工资为1750元,这些人除了结婚、购房需要家里贴补外都不再依靠家人。


  没有在农村上学的孩子了

  因为农业设施不发达,农作物种植单一,古尧村的耕作还是跟着季节走,除了春种秋收还有大量的农闲时间。如何渡过农闲时间,这对人口稀少的这样一个孤村是一个考验。据估算留守妇女和她们的丈夫实际在一起生活的天数加起来100天左右。看电视打双扣(扑克的一种玩法)是传统的娱乐方式,前面所说的健身舞蹈队是在这两年兴起的,因为家电影碟机的普及,最重要的是人们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追求健康时尚的文化生活悄悄地在村中生根发芽。跳舞成了留守族的重要文化生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舞蹈队在和外村不断交流,一支由20多名妇女组成的半职业化舞蹈队已颇具规模,她们有固定的场所、音响设备和服装。今年大年初一记者观看了这个小村庄举办的第二届村民歌舞联欢会。全村老少聚集在一起。年轻人先给老人们拜年,改变了以往挨家挨户拜年的旧俗。随后一场由村民自办的春晚拉开了帷幕,统一的服装、流行的音乐、整齐的舞步让人耳目一新。

  村民文化生活的巨大改变,也是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

  留守妇女自发成立了健身舞蹈队

  腌菜缸少了新鲜蔬菜随时买

  今年过年村中有人留守的人家几乎家家宰杀自己养的家畜,这个和以往没什么变化。变化最大的是现在过年家家桌上都有绿菜,有的是务工者从城里买的,有的是村民们从镇子上买的,改变了以往光有肉没有菜的单一饮食结构。村子上腌菜的大缸少了,新鲜蔬菜随时可以吃到,平时有人将菜拉到村子里销售,到镇上买菜买肉也很方便。务工人员在农忙和过节时将城市的饮食习惯带入农村,对家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巨大的,极大地冲击了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市场经济的触角已触动了农村最传统最深层的东西,这种触动带来的结果就是对人们传统的根深蒂固观念的巨大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为未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埋下了珍贵的种子。

  古尧村是秦王川灌区较为典型的村落之一,它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问 题
  小农经济思想仍然严重

  从2009年的经济收入比可以看出,非收入已占了整个村经济收入的绝大部分,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不能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因为种地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小农意识仍然很强,资金短缺、技术溃乏、土地分散、信息不畅,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均土地数量不多,土地单位产值较低。古尧村一半以上的土地还是在种传统农作物,结构单一,小麦占了一半以上,作为口粮。经济作物仅限于豆类。收成好还能挣点钱,收成不好只能落点口粮。粗放分散的农业发展方式对水利设施、交通等公共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部分土地荒芜

  人口大量外迁,有些人家整户进城,在院落上加一把锁,把土地交给别人代种代收,留守人员全靠手工劳作,无力完成大面积的播种和收割,不得不放弃一些土地,造成部分农田荒废,闲置的土地加剧了公共设施的浪费。

  村委会班子老化力量薄弱

  村委会班子老化,年龄均超过52岁,文化水平不高,都是中学水平,本身就有严重的小农意识,自己也在传统耕作,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无力组织村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不能承担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更谈不到为农民搜集信息、服务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带领农民致富。

  村落分散各自为政

  古联行政村的4个自然村,从最南端的东古山村到最北端的卢家庄有5公里的距离,每个村庄相距2公里,总户数不过300户,人口1000左右,村村情况都一样,半数人进城务工。4个村基本上没什么往来。居住分散保守封闭,哪个村哪家人种什么怎么种,都由务农者自己凭经验来决定。

  养老成了大问题

  虽然现在新农合医疗保险已得到很好的推行,但到镇卫生院有近10公里的路,加上农民就医观念淡薄,只有躺在炕上不能动了才认为生病了,头疼脑热能抗就抗,不能抗就吃几片药,一般不去卫生院。九成以上农民从未体检过,健康隐患仍然严重。

  老龄化在农村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老人现在成了进城务工子女最大的后顾之忧,60岁以上的老人无法适应城市生活,不愿在城里生活,没有住房的子女想把老人带在身边也是有心无力,子女留在农村专门照顾老人也不太现实。村子上独居的老人已不再是少数,子孙不在身边老人因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加剧了老人的衰老。分散的村落无法建立养老院。

  建  议

  像古联行政村现在要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村委会班子建设,引进有文化、会管理的人才,补充到村委会,让村委会正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农民有主心骨。

  二、建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引进农技人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让农民撑握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三、充分调研、科学实践找准发展的方向。

  四、整合土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机械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增加人均土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五、争取资金、寻找项目。建立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产品转变为商品流向大中城市。

  六、改变农村分散居住的结构。让4个自然村的村民聚居在一起,尽可能向上川镇镇政府所在地靠拢。实现统一协调、信息共享。完善公共服务施设,如建立养老院、网络中心等。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CCTV2017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 报 名 表
  • 全国首个网络3D抗战纪念馆在山东开馆
  • 让青少年推动网络健康发展
  • 新疆网络信息安全与密码应用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办
  • 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教育存在五大问题
  •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