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土地与四条岔河(2)

时间:2011-12-31 16:53来源:鑫报 作者:张小燕 余晨元/文 点击: 载入中...

  据《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及《兰州市七里河区志》中记载,1968年以前,黄河兰州段河道没有规划,每当洪水到来时,马滩、大滩等地都会遭灾。久而久之,大滩、马滩当地就形成了许多岔河道,南河道就是其中最大也是流淌时间最长的一条河道。《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中记载,黄河自大滩西部的北滩西段分流(即如今的新滩),主流向北迂回继续东流,支流沿滩南侧东流,称南河道。

  据崔元奎老人回忆,自他记事起南河道就已经存在,黄河水从新滩进入沿村南侧山体东流,至大户湾汇入黄河干流,但当时的河面不宽,河水非常小。在他9岁的时候,当年连连暴雨、河水猛涨,在河水及山洪的冲刷下,南河道中河水流量逐渐增加,河面也越来越宽,最宽的地方河道达上百米。由于河水上涨,黄河水自进入新滩流入后开始分流,主流沿着南河道继续东流,其他分支则沿着北河道及另外两条没有名称的河道东流,这段支流自苗圃附近汇合后,汇入黄河干流。其中两条无名河道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很快就消失了。

  1962年,随着筑坝截流、整治河心夹河滩淤河造田工程的开始,南河道进水口逐渐萎缩,河道淤塞,基本失去了往日的流水之景。之后数年,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几近干涸的河道逐渐被填埋,并被治理成为农耕地及住宅区。

  如今在大滩村已经很难再找到曾经流水潺潺的河道,只有在大滩村南侧入口的排水沟还依稀保留了南河道的影子,可惜如今已成为了臭水沟。北河道西段则被堵截成为一个徒有虚名的鱼塘。

建筑大师之梦

        兰州城市的建设者、开拓者任震英在兰州第一、二版规划中,提出了利用黄河优势、开辟东西主干道、铁路沿南山走向形成城市骨架和对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进行功能分区,形成组团式城市布局的主张。如今,大师仙逝,规划仍在。

  规划中,将大滩、马滩、雁滩3条南河道及南北滨河路定为兰州的灵魂与骨架。当时,南北滨河路被称之为风致路。如今,城市建设已让“黄河风情线”成为兰州市的名片,而作为城市灵魂的三滩却是满目皆非。

  在兰州的城市板块中,七里河区位于兰州盆地中央,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区域经济区,在狭长的兰州盆地中,七里河区西接西固工业区东接城关商业文化区,可以说七里河是桥梁、是纽带、是联系、是过渡,用“哑铃”中间手握的部分来比喻七里河区应该是非常形象的,其中三滩的万亩土地恰恰地处兰州盆地中心,也恰恰处在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圆心,无论从实质性和象征意义上讲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块土地的合理开发则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尽快合理开发这块土地,做好水文章无疑将会成为重点。

  兰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城因河而秀,河因城而美,黄河给兰州带来了灵气,同样,在其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中更是做足了水文章,塑造出“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人文、自然。特别是三滩这块城市中心地带上,这里拥有着良好的水资源基础。且不说这里曾经的河道星罗棋布,仅以现存的状况而言,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其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记载,黄河南岸的大滩与马滩首尾相连,延黄河长5500米;马滩至水磨沟口以南、王官营至车家坝以北的马滩向斜地段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历来都是兰州城市供水的主要基地。

  兰州要发展,首先要做足水文章。如今,雁滩南河道已成功治理,不仅雁滩的土地因此而升值,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兰州市的整体形象。三滩的开发,同样离不开开河治污。作为滨河城市,只有对滨水体系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让城市因此而成。

  许多有识之士表示,大滩、马滩南河道治理,完全可以借鉴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的模式。历史上的三滩有4条岔河,虽然目前在这些岔河的上面有着许多建筑,但可以根据原来岔河的位置进行河道的复原,与黄河主河道形成“河河相通,水水相连”的环城水系和“城水相依,人水亲和”的绿水景观长廊,将其打造成为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水城。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疆网络信息安全与密码应用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办
  • 苏宁易购418打响2014年首战 全国门店全线参与
  • 偶然——与任老的一次渤海航海回忆
  • 任震英夫妇与记者鲁正葳
  • 任震英与国外同行参观规划建设
  • 任震英与工作人员在一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