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地从商、在家开店、外出拉面

时间:2011-12-31 17:39来源:鑫报 作者: 龙庆宏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 “红城镇现在以2个综合市场和长约1.5公里的商贸一条街为依托,全力发展商贸经济,目前全镇共有商贸户780多家,从业人员1800余人,年贸易额达15000万元,商贸业是红城镇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记者在宁朔村三组调查时了解到,出生于1983年的人还能分到0.2亩土地,而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在地少人多的现实面前,有人对土地难以割舍,也有人放弃了土地专职经商,还有人选择了半商半农。而这里的年轻人也只有三条出路,考大学、开铺子、去外地开牛肉面馆。
*十年前,他趁自己年轻力壮,向山要地。他和妻子靠人力在荒山上愣是开出几亩地来,还把别人不屑种的地也要过来,他因此成为所在村民小组土地最多的一户,“半川”的名头也从那时开始叫响。


采访时间:2010年3月

 采访地点:永登县红城镇

村镇规模:红城镇总面积为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860亩,其中水地16182亩,砂地14538亩,山旱地23140亩。全镇辖宁朔、永安、徐家磨、华山、野泉、下河、进化、凤山、玉山9个村,9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39户,总人口27927人。其中永安与宁朔两村村民、3所学校、38家行政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共10732人聚居在红城镇政府所在地。




  在地少人多的现实面前,有人对土地难以割舍,也有人放弃了土地专职经商,还有人选择了半商半农。以商带农,是这个地方的一大特色。有人说,这与当地“地少人多”的生存环境有关,也有人说,这应该是曾在当地从事商业活动的晋商们的“遗风”。
城市化的车轮无法阻挡,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这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生存现实与心态变迁?也许,这是当地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永登县红城镇宁朔村、永安村调查报告

                                                                                
        出兰州向西行79公里,有个地方叫“红城子”。红城始建于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为西汉允街县城故址,迄今整整两千零七十年。因城墙是红土夯筑而成,故取名红城。又因城临丽水(庄浪河),也叫“丽水城”。西夏时,李元昊曾在这里设卓罗和南军司,所以又称“卓罗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为防止元代残余势力南侵,红城迁至庄浪河河东,重筑城廓,沿用旧名至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城感恩寺”和兰州最后的晋商会馆“古晋会馆”就坐落在这里。
红城物华天宝、经济繁荣。明清以来,即为永登南部商农并重的贸易中心。商铺林立,客商纷至沓来。繁荣的市场经济和旱码头地位,成就了红城作为甘肃“四大名镇”之一的美名。
记者此行采访调查的“红城子”,即为红城镇镇政府所在地,是该镇宁朔、永安两村的统称。永安与宁朔两村村民、3所学校、38家行政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共10732人聚居在这里。

  * 基本情况 *

    红城镇总面积为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860亩,其中水地16182亩,砂地14538亩,山旱地23140亩。全镇辖宁朔、永安、徐家磨、华山、野泉、下河、进化、凤山、玉山9个村,9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39户,总人口27927人。平均海拔1836米,平均气温7.2 ℃,年降水量281.1毫米,无霜期146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兼种胡麻、玉米、白菜、香菜、黄豆等。
    红城镇小城镇建设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在保护古镇风貌的同时,也在大力建设新型小城镇,小城镇规划区域5.2平方公里,驻红单位14个,农村中小学14所,县属永登二中、红城中心卫生院坐落境内。全镇金融通讯、邮电网络齐备,影剧院、文化站(省、市示范单位)等文体设施齐全。九个村均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和亮化,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普及率超过90%。
   
  * 生存现实 *

“晋商遗风”与“年贸易额15000万”

    红城子人爱做生意,这是外地人对这个小镇的印象。有人说,这也许和红城地少人多的生存环境有关,也有人说,这应该是曾在红城子从事商业活动的晋商们的“遗风”。
    在红城中街子,有一座清代建筑物,它就是兰州最后的晋商会馆——古晋会馆。清代中叶,晋商大规模进入西北。他们在红城子从事商业活动,要么贩运西北的骡马到晋中地区,要么将湖南等地的茶叶运送到西北,但更多的晋商只是小本经营,大部分从事着杂货铺、当铺、餐饮等行业。这座会馆就是当时在红城经商的山西商人朱伯通等人的倡议下修建的。
    在当地老人们的回忆当中,曾经在红城子响当当的晋商字号有“同聚成”、“双和成”、“双和昌”、“恒泰伦”、“天和全”、“同义和”、“福泰昌”等,由此,晋商当时在当地的活跃程度可见一斑。
    在晋商的影响和引导下,红城人把商铺开向兰州乃至京城,在兰州有王氏“吴美园”饭庄,徐双喜“怀德厚”、“双马牌”水烟,徐方恭洋行和与德国人合资的“三和昌”洋行,陈兴儒“天意店”粮行等,还有马车店、出租行、典当行等50多家,清末最著名的徐子英之父还在北京开办了“复兴西”商行。
岁月流逝,“晋商”已经成为了老人们的记忆,但“做生意、经商”却成了这个地方的一大特色。多年来,红城子一直是龙泉、苦水、东山、七山等周边地区货物、人流集散地。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永安、宁朔两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经商。经营门类涉及饮食、百货、钢材、家具、医药、煤炭、加工等各个行业,可以说,红城子是永登南部首屈一指的集收购、营销为一体的商贸重镇。每逢节假日,市场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生意十分火爆。
林立于红城街市上的400多家商铺,各种商品一应俱全,经济一派繁荣,让人有一种置身繁华都市的感觉。红城镇现在以2个综合市场和长约1.5公里的商贸一条街为依托,全力发展商贸经济,目前全镇共有商贸户780多家,从业人员1800余人,年贸易额达15000万元,商贸业是红城镇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在家开店”与“外出拉面”

    红城子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有三大来源:种地、在家经商和去外地开牛肉面馆。
    记者在宁朔村三组调查时了解到,出生于1983年的人还能分到0.2亩土地,而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在地少人多的现实面前,有人对土地难以割舍,也有人放弃了土地专职经商,还有人选择了半商半农。而这里的年轻人也只有三条出路,考大学、开铺子、去外地开牛肉面馆。
    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们,毕业后大多选择在城市里打工,而那些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们除了有一部分选择在家乡开店外,有很多人则是学习了兰州拉面的手艺后,走南闯北去外地开牛肉面馆,其中以浙江和福建两省居多。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家开店”与“外出拉面”几乎成了这里年轻人的两种生存方式。以宁朔村一组为例,全组70多户中,除了有半数以上在红城市场经商外,其余则全都在外地开拉面馆。“有一部分人在南方买了房子和店面,也有人在哈尔滨落户了,宁朔四组有个吴姓小伙资产都已经上百万了。”说起谁家的孩子在外面开拉面馆发财了,这里的人都很清楚。
    永安村四组的华老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里有2个儿子,念书的时候好好不念,初中毕业后去学兰州拉面,现在都已经自己开店当老板了!”说起儿子们,华老汉笑的合不上嘴。“儿子们开拉面店很忙,平时也不回来,自己只好去南方看望儿子们。反正是他们出钱,现在是想去就去,想来就来,想坐飞机就坐飞机!”华老汉很自豪对记者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红城人的牛肉面馆已经遍及了10多个省份。据统计,目前全镇在外省市开牛肉面馆的农户达700多家,有10%的劳动力从事牛肉面生意。红城商贸一条街上甚至还出现了一家专门经营牛肉面调料的专卖店——李家调料铺子。由于家乡人在外地开牛肉面馆,而在当地又买不全制作牛肉面所需的各种调料,只好从家乡邮购,这家兰州拉面调料专卖店也就应运而生。据该店的经营者老李讲:“从我家邮购的拉面调料发到了河南、新疆、陕西、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哈尔滨、四川等10多个省呢。”
    宁朔村原文书华明星告诉记者:“人多地少,种的粮食不够吃,这里的人不是在本地经商,就是外出经商。商业带动农业是这里的一大特点。”


    
* 心态变迁 *
                    

                          “弃地”与“从商” 的变奏

    刚嫁到红城子的时候,谢英心里很没底。她是二婚,前夫去世后,她经人介绍带着三个女儿来到现在的丈夫家里。一进门,她就后悔了,柜子里没有面,家里也没有多少存粮。一问才知道,丈夫家里只有1亩多地,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吃几个月的。这点地够干什么啊,她为今后的吃穿用度犯愁了。也难怪,这对于在前夫家种惯了十几亩地的她来说的确是个大问题。
    真正下了地,她又傻眼了,满打满算的一亩地竟然还不是一块,而是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三小块。这也能叫地吗?在她的先前的记忆里,地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可这里,往左望三米是张家的,向右瞅三丈又是李家的。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她心里又在嘀咕。
    眼瞅着麦子黄了,她又犯愁了,这个“鬼地方”家家户户墙挨着墙挤点也就算了,竟然连个收麦子打场的地方都没有。
    愁归愁,庄稼总要收的。先看看其他人是怎么收的。张家的麦子用架子车拉到家里了,李家的也拉来了。谢英也照做了。家里怎么打场呢?她继续学。来到李家,只见李家的70多岁的老人坐在院里的阴凉处,拆开了一个麦捆子,正一把一把的捋着,捋齐了一剪刀下去,麦穗子就被剪下来了。这是干什么呢?走了几家才发现,这里家家如此。而她在李家看到的这个怪事原来是有名堂的——“摘头头子”。当地人多地少,家家都在自家院子里打场,而院子又很小。怪不得把收小麦弄的跟绣花一样。
    在丈夫的指导下,那些她原本很难想象的事情竟也被一一学会了。先把麦子一个个剪下来,然后晒干,然后拉着磙子碾下来。怪不得要把麦穗子剪下来,原来用手剪的穗儿不带草,拉起磙子来轻松。想起在前夫家里用收割机收麦子的情景,谢英笑了,这么小的地块,收割机根本就进不了地啊。她这才理解了这里的人为什么像绣花一样的收获了,“真是时事造英雄啊”她想。
    地少的人家连收割到打场,8、9天就收获了一年的庄稼,多一点的至多半个多月也就完事了。可谢英的一亩地就收了10天,一来这种“细活”她头一回干不得要领,二来丈夫家院子太小,铺了麦穗,秸秆又没地方放,功夫全都耗在“周转”上了。
    这一亩多的庄稼收完,谢英觉得比在前夫家收十亩都费劲。
    翻过年,丈夫说,我兄弟说生意忙顾不过来明年他家不种地了,我们也不种了吧,水费、化肥、人工费算下来,一年也没多少收入,还把人累的。谢英不行,她知道丈夫心疼自己,可对她来说,土地就是一切。她没从兄弟家不种地中受到启发,相反她却对兄弟家土地的归宿感了兴趣。
    作为一个农民,她喜欢土地。可丈夫不喜欢,丈夫是商人,他常常提起庄稼仅仅是因为那与他的生意有关——他在红城市场上开了一家五金建材商店。
    第二年开春,谢英不仅种上了兄弟家全部的地,还把邻居家不种的地也要了过来,这一年,她总共种了3亩多地。她因此成了他们小组里地最多的一户。这一年,她“头头子”摘得飞快,一天能摘二三十捆子,已经和周围的“行家们”不相上下了。妻子如此吃苦,可丈夫却不以为然,丈夫认为自家也应该向兄弟家那样,过“居民”的日子,他喜欢安逸。不干什么活,守着店就成,反正店里的收入要比种地好几倍。
    可第三年的时候,谢英把地送给别人种了。娘家妈来看她,住了几天就嚷嚷着要回去,说是家里连点存粮都没有,怕住久了会把女婿家的面给吃完了。谢英拉过母亲的手说:“面完了,打个电话卖面的就送过来了。你就安心住着吧,不用操心!”
    
                               “半川”开荒与土地的出路

    在宁朔村三社,有个绰号“半川”的村民,和其他爱做买卖的红城人不同的是,他喜欢土地。人们之所以叫他“半川”,是因为他家的地多,取“占了半个川”之意,这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他家地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十年前,他趁自己年轻力壮,向山要地。他和妻子靠人力在荒山上愣是开出几亩地来,还把别人不屑种的地也要过来,他因此成为所在村民小组土地最多的一户,“半川”的名头也从那时开始叫响。
    开春种田,他种的最早。夏收时节,他打的粮最多。他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农场主”。地多了,他便不再满足于种粮了,他开始探索种植药材,蔬菜,发展经济作物。人们说,他是宁朔三队最能吃苦的人,也是最能“叠办”的人。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女儿陆续出嫁,儿子也一直在外务工,可与此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老两口的体力也大不如前。五亩地的农活让老两口越来越力不从心,看着自己亲手开垦出来的土地,他的心里打了“结”:自己老了,这些地该怎么办?
    于是,他从外面买来一些树苗,遍载果树。老两口不忍目睹自己亲手开垦出来的土地遭遇撂荒,就把它变成了果园。
    如今,他家的果树已经挂果。秋天果子成熟的时候,红彤彤的一片,散发着诱人的光。
    村里人很羡慕,可他却有些发愁,儿子在外务工,一年回来一趟已经不错,眼看着自己老了,这些地和地里的树又该这么办呢?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罗马庄园:简约、时尚、平价
  • 行业顶尖加工净化流程、品质有保障
  • 华艺国际春拍圆满收槌 周彦生、李远东作品被恒大实业集团竞
  • 甘肃国美万盛超级店、天水东方店新装开业
  • 联谊会“变身”慈善晚会 三江源、渭河源捐出8万多善款
  • 张掖大佛寺经藏、塑像、雕版及有关佛教人物简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