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甘肃的“人才观”

时间:2011-12-31 17:54来源:鑫报 作者: 肖文 点击: 载入中...
重新审视甘肃的“人才观”
 
得人才者,得天下,甘肃大发展,人才应先行。(资料图片)

  深度解读促进甘肃发展47条意见之四(人才篇)

    近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引起了全省各界的强烈关注,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再次有了来自国家层面的关注和共识。不难看出,在中央提出的三个“桥头堡”整体布局中,甘肃是西北陆路出口通道中一枚重要棋子。《意见》的出台无疑是甘肃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将这一机遇转化为发展“引擎”,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纵览《意见》全文,每一条都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甘肃经济社会领域的诸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靠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也许可以给出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任何一种回答都难以绕过一个共鸣点,这就是人才。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抓住机遇实现甘肃跨越式大发展,发挥后发优势成了目前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在各种经济资源中,人才是人力资源的精华,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甘肃的科技人才就人口比例而言,并不算少,据有关资料显示:甘肃科技人才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兰州的科技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正如《意见》中提到的那样,“甘肃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较强,但社会事业落后、贫困问题突出”。这个优势显然与历史的际遇有着深刻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和自然条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就把甘肃列为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对甘肃的大规模的投资,一声号令,成千上万各类人才迅速从四面八方集中而来,迅速形成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也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高原大气、冰川冻土、干旱农业、气象、生物、化学、物理等众多领域锻炼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尖端人才。其中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甘肃高尖端科技人才架构就是在这个时期有了雏形。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这一批批尖端人才的巨大影响,使得甘肃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西部其他省份相比较还是落后了。究其原因有很多,如产业布局、政策支持、投资环境、资金、技术水平、地理环境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资源的严重流失。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甘肃省每万人拥有的人才存量在全国排位不断下滑,已从第18位降至第22位。仅兰州大学每年就有十几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生被挖走。这些流出的人才都是高层次的人才,有着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这些人才流失给甘肃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人戏称“在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兰州大学的情况仅仅是甘肃地区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仅"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省共调出专业技术人员4986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外流的现象尤为严重,流失了999名高级人才,其中不乏领军人物。这些人才流失不仅带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资源,同时起到某种“示范”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资源市场活跃起来。人才的合理流动,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也使个人的潜力和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和体现。由于,我们改善和提高技术人才科研环境的政策力度远远不够,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处于劣势,使得甘肃人才的流失相当严重,许多人才受高额俸禄及工作环境优越的诱惑,纷纷远走高飞、另谋高就。近几年人才相对存量在西北五省区处于最末位的局面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截至目前,甘肃人才的基本流向依然是"孔雀东南飞"。

  与此同时,人才结构也不合理。甘肃有相当数量的初级劳动力,而大多数是与传统工业、农业、畜牧业相适应的科技人才,与现代高科技相适应的人才总量并不多。仅有的人才资源利用率也很低,大部分的人才资源高度集中少数大中城市中。统计数据显示,甘肃77%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级专业人才聚集在省直部门及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城市中,这种状况形成了人才短缺与积压浪费同时并存。专业技术人员中,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仅有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一方面是甘肃人才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却形成了如此人才的浪费。以兰州为例,中科院、国家部属科研机构、省属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校人才都高度集中在兰州,造成某些专业人才相对过剩,而其他地区科技力量则相对薄弱,尤其是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更为短缺。从人才资源利用情况看,平均每百万GDP蕴涵的人才为5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它表明甘肃人才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人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省”人才战略的全面实施,甘肃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总量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甘肃拥有各类高级专家级人才2310人左右。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6人;其余为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甘肃省“333人才工程”第1、2层次人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第1、2层次人选、甘肃省特聘人才专家。在专业技术资源方面,甘肃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才为69.47万人,占甘肃省人才总量的82.5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56万人,占人才总量的6.60%;中级职称24.34万人,占人才总量的28.91%;初级职称39.57万人,占人才总量47%。人才队伍的素质也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统计,甘肃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只有3214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近千人,在西北五省区位居倒数第一位;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分别只有156人和10人,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尽管如此甘肃人才资源仍然不足,但比总量不足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有限的人力资本并未得到有效的使用。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但是人力资源并不等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使用达到升值才能成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学家因此将人力资源称为第一资源。

  长期以来,甘肃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单纯依靠资源的粗放式发展,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及西部其他省份。在这次的难得历史性机遇中,甘肃要跨越式大发展,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可以预测,受国家层面的政策的感召,一批批人才将伴随着资金、知识和科技成果流向甘肃,他们将寻求本地区、本单位以及本人新的发展机遇,为甘肃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但是,作为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经济省份,毕竟有别于沿海地区,我们要透过这股悄悄而来的人才热作一番思考,以寻求更完善的人才策略。《意见》的出台使甘肃社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到底该如何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相对优势?如何巧接47条所扶持的优势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这颗巨大的“梧桐树”招引国内外成群的“金凤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竞争的最高形式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要想出成果,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甘肃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正如东部发达省份的人才出国。潮流势不可挡,拦也无益。据相关资料的分析,甘肃绝大部分人才资源的流失源于对人才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客观上重视不够;用人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一些高级人才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加上人才政策不到位,同经济发达地区优越的科研环境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种反差致使甘肃缺乏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优势。这显然是没有栽好梧桐树,难怪引不来金凤凰。

  甘肃人力资本存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全国倒数第四位,人力资源质量仅相当于上海、北京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从盘活现有人才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引凤还得先筑巢”。有关专家认为,有了好的人才环境,人才自然会来,就像当初的深圳和上海一样,会成为大量人才向往的理想高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配置是借助于市场进行的,人才的流动在一定收益内是以利益为导向的,但在收益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就是以立业为导向的。很多真正干事业的科研人员并不看重自然条件,他们看中的是宽松的科研环境与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条件。所以吸纳优秀的人才,物质不是唯一更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中科院兰州分院,就有这样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员,选择扎根甘肃并有所建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得人才者,得天下。甘肃大发展,人才应先行。随着47条的逐步实施,甘肃对人才资源的依赖度会越来越大。目前我们的人才战略的差距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物质并不是人才去留的决定性因素。从硬件条件上讲,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上海要比深圳好得多,但当时数不清的各方面人才纷纷南下,深圳靠的就是机制,靠灵活的用人制度吸引了人才。前车之鉴,吸引人才,不能光靠政策,因为政策只能管一时,好的制度和机制却能长期发挥作用;政策只能优惠一少部分人,好的制度和机制对每个人却是相对公平的;政策会发生变化,而制度和机制却是相对稳定的。

  那么甘肃到底该如何吸引和利用更多的人才?除了传统的那些老办法外之外,还得寻求留才、引才的创新手段。首要的是创造条件把现有的为数不多的人才留住,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其次,还要积极引进外地和海外的人才投入甘肃经济建设中来。而吸引人才的方式和观念则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转为市场经济的思维。众所周知,深圳本身并没有多少科研力量,但科技产业却十分发达。他们的做法是,课题直接来自市场的需要,然后又通过市场行为,组织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进行研发。如此好的办法,我们也可以效法,不一定非要让人才把户口迁至甘肃,把行政关系转往甘肃。户口落在自己地盘的人才,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也并不是属于自己的人才。相反,不管他家居何方,户落何地,只要能够为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他就是甘肃的人才。

  目前我省已意识到人才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初见成效。同时,鉴于甘肃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留住、吸引人才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对一些难以留住、不好吸引,但又确实是甘肃发展需要的人才,完全可以实行新的思维创新,确立开放人才观,让人与才相分离,努力在不求留其人但求用其才的思路上作文章,充分利用和发挥那些人事关系不在我省人才的作用,使他们能通过不同形式,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从而使甘肃在人才使用上,较好地达到留人与用人、“养鸡生蛋”与“借鸡下蛋”相互间的统一。同时,也可减缓了与其他地区人才竞争的矛盾问题。  

  由于传统的人才一体化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我们对人才培育、人才使用和人才吸引方面的总体思路及相关政策、措施,都是围绕“人”展开的,是按照培养了多少人、留住了多少人以及吸引了多少人来衡量的。目前,我们要将人才问题的解决及人才战略的实施着力点放在实现由“人”向“才”的转变。从而使育才、用才和引才上的思维创新,成为人才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甘肃跨越式大发展机遇将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志于干事业的人才将会蜂拥而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明确监察对象建环境监测网络
  • 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勇闯天涯-中期野营选拔赛队员出发
  • 甘肃青海宁夏服饰批发商联盟启动
  • 甘肃国美爱心公益行----一路相伴,走进儿童福利院
  • 甘肃“以旧换新”再度来袭 苏宁促销“新政”揭幕五一
  • 甘肃国美万盛超级店、天水东方店新装开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