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失忆“流浪汉”揣上户口本 客居异乡三十载

时间:2014-12-26 08:24来源:大西北网-宁夏新闻网 作者:李虹 杨宗惠 李锦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12月26日讯  6天来,60岁的“流浪汉”马伟成无论走到哪里,都把户口本揣在怀里,稍有空闲,就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仔细端详。其实,他并不识字。
  
  12月19日,民警历经2个多月的努力,使马伟成终于成了有身份的人——拿到了记忆中第一本户口本。“我不再是流浪汉咧,也是有户口的人咧。”昨天,马伟成喃喃自语。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平岭子村一带,马伟成是妇孺皆知的“流浪汉”。从弱冠之年离家出走,到年逾花甲仍流落异乡,马伟成早已记不起出生地,只记得20岁时因受不了继母虐待离家出走,流浪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寒冬,饥寒交迫的马伟成流浪至平岭子村附近,迷路后因体力不支倒地昏迷。平岭子村村民马玉田上山捡拾发菜,无意间发现了蜷缩成一团的马伟成,且全身冰冷,眉眼上结了厚霜。“如果当时不及时救他,估计人就醒不过来咧。”马玉田急忙将马伟成背回家中,为使其身体尽快暖和过来,直接将马伟成抱放到热炕上,并盖了两条大棉被。冷热交加,马伟成全身滚烫,呼吸困难。马玉田来不及多想,跑了几十里路,从邻村请来医生,这才救回马伟成一条命。
  
  自此,无依无靠的马伟成就留在马玉田家,一待就是30多年。1994年,马玉田和老伴都过了花甲之年,已没有精力再操心马伟成的生活。弟弟马玉贵看在眼里,就主动替哥哥承担起照顾马伟成的担子。因为没有户口,马伟成享受不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领不了孤寡老人应该有的补贴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马伟成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头发白了,背也驼了……马伟成的养老问题,成了马玉田、马玉贵心头最有份量的大事。
  
  今年9月28日,一辆印有“大河派出所流动服务窗口”字样的警车开进平岭子村。“出生入户、补办身份证、办理户籍业务等,都可以在流动窗口受理。”这一消息迅速在村子里传开,马玉田、马玉贵一起来到警车前,急切询问大河派出所所长马力海:“能为流浪汉办户口吗?”
  
  初步了解马伟成的情况后,马力海即安排民警赵海走访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很快,马伟成“无户”的缘由逐渐清晰。按照办理户籍业务的流程,必须到原籍查询初始户口。由于年逾花甲的马伟成早已记不清父母姓名,更记不清出生地或初始户口所在乡镇或村落,只隐隐约约记得是“西吉”,这给民警调查核实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无论有再大困难,我们也要替老人落实户口问题。”马力海回复马玉田、马玉贵兄弟。为了马伟成的户口,马力海和赵海及户籍警戴婷多方奔波,最终在红寺堡区公安分局、大河乡政府的协调下,历经2个多月的努力,方于12月19日为马伟成办结落户问题,并往返40公里山路,将户口本亲自送到马伟成手中。2个多月来,为了马伟成的户口问题,马力海等民警仅专程前往平岭子村就达十几次。

原文链接:http://www.nxnews.net/sh/system/2014/12/26/011081369.shtml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