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教育家季文美:早年曾成功仿制伊-16战斗机

时间:2012-01-05 16:17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李东 点击: 载入中...
点击进入下一页

 著名航空教育家季文美(航空报图片)

编者按: 季文美(1912~2001),著名航空教育家,力学家。早期从事飞机制造,后致力于航空教育和科学研究。曾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和名誉校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等。为推动航空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月5日,在季文美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本报特推出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成长历程

季文美1912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下柳村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4年毕业同时考取航空委员会委托教育部代招的机械工程留欧公费生,赴意大利都灵大学攻读航空工程专业,于1936年获博士学位。

1937年春,季文美奉召回国,被派往中国和意大利合办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七七事变”后,迁往重庆南川,改名为四川南川飞机制造厂,季文美任支配课长、厂长佐理员等职务。为应抗战急需,他积极投身仿制苏式E-16驱逐机,1939年试制出第一架样机,并且通过了静力试验和试飞。

1942年,季文美应内迁重庆的交通大学之聘,毅然赴重庆任教,居著名教授之列,1944年兼任航空工程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交大回到上海,1946年兼任总务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季文美长期工作在工程力学和航空教育领域。从1979年至1984年,季文美在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和校长期间,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开创了学校工作新局面。他领导制订了西工大“七五”发展规划。

在教育教学方面,季文美强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他非常重视基础课教学,率先提出工科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师教学水平量化评审方法,并着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系统先进并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今天,西北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国防重点高校,实现了学校向具有三航特色、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季文美带领全校师生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

 

航空工业宏观研究与实践

自1983年开始,季文美致力于航空事业宏观研究。他长期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对加快发展我国航空工业作了宏观战略思考和实践。

1983年和1993年,他与多位资深专家一起,联名给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写信,呼吁立即着手研制中国自己的干线飞机,并作了大量的分析和实证研究。进入21世纪,中央正式启动了大飞机工程;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至此中国大飞机研制正式紧锣密鼓的全面展开。

90年代初,季文美提出酝酿已久的“开辟空中丝绸之路”和“加强航空支农”的建议。开辟空中丝绸之路,其目的是加强新疆等西部

地区与中东的物资交易和经济往来,以此推动西部地区稳定与繁荣,带动国产运输机的发展。国内十多种报刊予以详细报道,引起很大反响。为了做好“西部大开发”这篇文章,季文美在不同场合呼吁要根据西北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的特点,利用航空进行人工降水、飞播林草、护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并提出按大区设立通用航空局的构想。季文美关于“大量利用航空加快西部开发”的建议,作为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建议,提交有关部门研究;并被列为陕西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重要提案,进行协商落实。季文美还十分重视在全国普及航空航天科技知识,曾与130名航空专家

一起给中央写信,建议重视在青少年中开展早期航空航天教育,得到中央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结合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集中的特点,季文美建议在西安建立航空航天博物馆,并进行了艰难的筹建工作。

季文美对国防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80年代初,西北西南地区的国防厂、所、基地相当一部分位于经济不发达和交通不便的“三线”地区,长期以来信息不灵、技术老化,知识更新缓慢,大学毕业生分不进、留不住。对此,季文美创建了由国防高校、国防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西北西南科技协作中心,并担任首任董事长。该中心是根据“自愿、

互利、平等”原则建立起来的民间组织,致力于教育培训、科技协作和成果转化。20多年来,为推进科技进步和提升国防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协作中心成员单位已经达到21个,分属原国防科工委、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核工业、船舶工业等部门,横跨京、晋、陕、甘、云、贵、川等省市,协作中心已经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型横向联合组织。季文美创建的协作中心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被原国防科工委领导称赞为“是产学研合作的一个创举”。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季文美在国际航空学术交流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4~1992年季文美任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ICAS)是由国际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博士倡议筹建,于1957年成立的。季文美参加了1982年第13届等5届大会,出席了第14、15届理事会及学术委员会。1985年赴意大利参加的审稿会,是中国作为ICAS的理事成员国,第一次派人参加国际航空界高层领导人关于论文筛选和大会议程安排的会议,标志着我国航空学术研究地位的提高。

在这次审稿会上,落实了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意大利航空学会1986年来华访问事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8月访英之行:他参加ICAS学术委员会的审稿会;同时继续争取1992年在中国召开第18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经过多方艰辛的努力,第18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如期1992年9月在北京召开,季文美作为中方会议主席主持了大会。这是ICAS成立以来,第一次在远东召开的科学大会,为远东地区、第三世界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为中国海峡两岸航空科技工作者加强协作提供了机会。

早在1979年8月,季文美率中国航空学会代表团访美,参加美国航空宇航学会在纽约举行的飞机系统与技术会议。回国建议:要重视聘请外籍教授与退休教授或工程师来华进行为期半年以上比较系统的讲学或指导;择优选派留学生或访问学者,以建立信誉;争取二三年内在我国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他在北太平洋国际论坛第4届会议上作了“中国航空运输具有较快持续发展的条件”的发言,参加了第7届国际复合材料会议。季文美在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任内,还积极

促成在国内举行了一系列国际会议:1983年ICF北京断裂力学学术讨论会,1985年国际燃气轮机学术会议暨展览,1986年国际遥感学术会议,1987年第五届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等。

季文美在西安接待过美国陈香梅女士和美国“驼峰飞行员”旅游团。他与在美国的林同骅院士、吴耀祖院士、郑显基院士等友谊深厚,交往密切。

季文美在意大利举行的第20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上被授予莫里斯·鲁瓦奖,还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徐澄 方同 唐宗焕 张庆恩)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