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也会不靠谱 投资者挑选需慧眼识金

时间:2012-02-20 11:15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期限99天寓意“长长久久”,预期年化收益5.20%谐音“我爱你”……在刚刚过去的2月14日,不少银行纷纷推出了情人节理财产品,使得这些理财产品也过起了“情人节”。不难看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成为如今普通老百姓投资渠道中最活跃的市场。相对于普遍亏损的股票以及基金投资来说,理财产品不仅能较存款取得更高的收益,且风险极低,深受投资者偏爱。

  在过去的一年里,日益膨胀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增长速度之快、扩张规模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异常火爆的理财产品市场中,虽然大部分产品均实现了预期收益,但其中也不乏“坑爹”的产品,让投资者防不胜防。同时,面对理财产品的复杂条款,多数市民都是“一头雾水”。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较低,且预期收益容易实现,但市民也不能如同“买白菜”那样选购,还是应该通过仔细研究,购买适合自己的、优质的产品。

  理财产品

  日益火爆 规模翻番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除了柜台业务等候区坐着大量市民以外,如今理财专区也热闹起来。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以抵御通胀,越来越多的市民已开始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就连不少本打算办理储蓄业务的市民也不自觉地前去理财专区凑热闹。

  随着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发行规模均出现了高速增长。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9176款,较2010年同比增长71.40%;产品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幅度高达1.34倍。

  统计数据还显示,2011年度共有到期18742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公布到期收益率的有15038款,其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82%,而到期收益率超过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则有59款,只有37款没有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31款为结构性产品)。由此可见,大多银行理财产品确实具备着较高收益、风险偏低的特点,这也是其越来越受投资者所青睐的重要原因。

  理财产品

  同样也会不靠谱

  虽然理财产品市场异常火爆,但记者发现,备受投资者追捧的理财产品也有不靠谱的时候,有的甚至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堪比股票和基金。市民文先生告诉记者,他之前购买了一款渣打银行于2007年年底发售的理财产品,名为美林“聚焦亚洲”,其是一款非保本浮动型QDII产品,委托起始资金1万美元,预期收益率在-8.50% 至44.00%之间。然而,截至今年2月3日,该产品已亏损近41%,这远远超出产品预期的亏损幅度。“当初只看到超高的预期收益,没想到会亏这么多,比我买的股票还惨,银行理财产品原来也有这么‘坑爹’的。”文先生抱怨道。

  除外资行以外,国有银行也有让投资者失望的时候。如工商银行[4.41 0.46% 股吧 研报]于2010年1月发售的第一期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于今年1月30日到期,收益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由于该产品的投资方向为股票、新股申购、基金等投资品种,而自产品推出之后,股市始终不给力,导致其最终累计亏损16.45%,成为今年以来亏损最大的理财产品。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损失,工行决定将该产品转换成开放式产品进行展期。如果投资者选择赎回该产品,还可再购买一款年收益8%的专项半年期保本产品继续投资,但投资本金亏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理财产品也会不靠谱 投资者挑选需慧眼识金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恒生银行理财产品遭遇投诉 私下承认违规操作
  • 短期理财品收益率下降 投资者可“取长补短”
  • 年薪约8万元 事业上升期稳健型投资者咋理财
  • 老人轻信"专业推荐"购理财产品 1年间13万变7万
  • 理财产品收益波动 巧用3年以上定期存款理财
  • 工行理财产品两年亏16.45% 高端客户损失惨重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