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另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人次约为3.62亿,旅游收入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4%。(10月8日《广州日报》)
每到长假过后,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认真盘点着黄金周的成绩单。从今年的“黄金周”来看,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各地旅游收入,捷报频传,全面飘红,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假日经济”极大推动了国内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这张1800亿的成绩单,不仅数字异常庞大,听起来非常动人,而且也给国内疲软的经济打了一支“兴奋剂”,引导消费功不可没。可是,对这份成绩单我们还需冷静思考。
拿今年“黄金周”拉动旅游收入的成绩单来讲,是建立在损害生态环境和伤害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取得的。黄金周期间,故宫、长城、黄山、华山,这些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景点,人挨着人,脚跟着脚,大家像江海中的潮水茫然地向前奔流,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甚至十倍。譬如,南京中山陵的访问游客是最佳接待量的10倍,厦门鼓浪屿为最佳接待量的9倍。长假期间,热门景区垃圾更是出现几何级暴增,三亚大东海景区在中秋节过后遍布50吨垃圾。这些旅游经济带来的“后遗症”显然不能忽视。
同时,“假日经济”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尤其今年实施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让车辆安全成各地交通最揪心的事情。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
更为重要的是,黄金周的集中性、突击性花钱,对年度总消费的增长速度并不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消费者的年度总消费量基本是一个恒定值。如果长假期间集中消费了,其他时段消费就会减少,以求收支上的总体平衡。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前的1985年到1998年,14年间旅游业的增长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除受非典影响的2003、2004两年,旅游业年收入的增长也基本保持在10%到13%左右,即使是在首次实施黄金周的1999年,旅游业总收入最高增长率也只达到16.4%。
显然,仅靠假日休闲拉动经济、刺激内需,是远远不够的。想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提振内需,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发挥税收、财政的调节功能,使这部分人有钱可花。同时,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