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不回家过年

时间:2013-02-05 10:46来源: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他们的生活简单却快乐


  关键词:90后农民工  不回家  归属感


  昨日上午,站在小西湖桥下劳务市场的几位小伙子像往常一样等待着雇主,他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紧盯着每个经过市场的人。他们是打拼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群体,他们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年关已到,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都急于踏上返乡征程,而他们却留在了城市……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不回家过年呢?


  “90后”小齐是定西人,已在兰州干了6年的零工,最近父母打了数十个电话催他回家过年,但是他还是决定跟一起打工的伙伴们留在兰州过春节。“过年期间发三倍的工资呢,而且兰州过年很好玩,肯定比回家过年有意思多了……”今年不准备回家过年的小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回老家往返路费500多元,给父母买年货500元,去亲戚朋友家串门3000元。4000元正好是他当零工一个月的工资,他想把钱存下来今后在兰州安家。他说,平时没活时就喜欢上网。“像我这种人,不上网就哪都难受,回家呆几天就扛不住了,还不如不回去,过年找个网吧打游戏多过瘾啊。”


  老邱是天水秦安县某乡的农民,到兰州打工已有5年了,近几年一直没有回过老家。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与家里的父母通个电话,相互报个平安。老邱告诉记者,父母虽然很想自己,可是看到我找了一份每月挣两千六七百元工资的工作,老是告诉我要好好干,不急回去看他们。老邱的妻子是甘谷人,两个人是在打工中认识的,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了。因为两个人都在兰州打工,无暇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到甘谷的姥姥家。老邱说,每逢春节最想家乡的秦安油糕和辣子面条,油糕主要因口感酥美,老家人总习惯于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戏聊天,谈笑风生,一边品尝油糕,而在兰州买家乡的油糕贵得吓人,也就很少买。不过宽宽的辣子面,自己可以做,“怎么说,还是家乡的面条好吃。”老邱说。眼下,老邱每天要做大约10个小时的工作,挺辛苦的,不过已经习惯了。老邱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自己和妻子辛苦赚的钱积攒起来,供孩子好好上学。在兰州这个城市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工作。


  常年在兰州打工的陕西榆林人老黄,为了省钱,这个年也在兰州过。快过年了,小餐馆都关门了,大饭店的饭又吃不起,因此,老黄在几天前就为自己买好了年货——一箱馒头和十几袋榨菜。“再怎么简单,但心里是快乐的,把过年回家的路费省下,给家里邮寄回去还能补贴家用呢。过年嘛,哪里都一样。”据老黄介绍,自己初五之前这几天就吃馒头和榨菜凑合,初五之后,就有小餐馆开门,也会有工做了,也就不再将就着过日子了。                 记者  徐晓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用爱点亮村民回家的路
  • 子女们回家过节 空巢老人冬至节采购出手大方
  • 节前忙赚钱 年后再回家
  • “等工友都回家了,我给娃挣个年钱”
  • 师大微公益:把平安带回家
  • 9年如一日护送孩子回家 ——记华林路第二小学校外辅导员李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