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怪现状:观众选择,你奈我何?

时间:2013-06-14 10:06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沐 点击:
  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观众并非没有品位,也并非没有判断力,只是他们更加依赖电影能够产生的娱乐效果。
  
  一路斩获包括韩国釜山影展、台湾金马奖等14个海内外电影奖项的台湾电影《逆光飞翔》排片只有2%,票房更是惨不忍睹,以至于出品人王家卫都忍不住公开呼吁“抓紧时间,来看啊”。而同期上映的《富春山居图》恶评如潮,票房却逼近两亿。口碑和票房到底有没有关系,观众又应该去支持什么样的电影呢?
  
  虽然这两件事搭在一起,让人感觉悲哀,但我们不应该过分指责观众的选择,毕竟人家自己拿钱看电影。这种选择本身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虽然在美国,票房排行榜上的电影也不乏烂片,观众也不会为这种毫无优点的影片买单;相应的,影院也会减少这些影片的排片。不过在我们这里一部电影的票房可以丝毫不遵守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归结到“口红效应”,但另一方面,似乎观众的心理上对电影本身就有着一种荒诞的诉求。
  
  通常来说,“口红效应”指的是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廉价的非必需品反而有很好的销路。在许多传统行业趋冷之时,观众寄希望于电影,并且愿意为此买单也就不足为奇。“口红效应”为文化产品创造了机遇,也自然就有不少浑水摸鱼之徒,想趁着市场泡沫利用电影赚上一笔。明星可以让人看到娱乐精神,甚至看到幻想的希望,于是应运而生的,也就出现了诸如《富春山居图》这种被吐槽无数,但可以带来娱乐效果的影片。可以说,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观众并非没有品位,也并非没有判断力,只是他们更加依赖电影能够产生的娱乐效果。这种效果显然不是《逆光飞翔》这类影片可以提供的。
  
  正是因为不同的电影可以提供观众不同的感受,使得观众逐渐形成一种近乎荒诞的心理诉求。用拉康的观点来说,电影是观众的一面镜子,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反射观众的生活。观众当然会承认,能够完全反射自己生活的镜子是干净的,但这种心理,目前来说很难形成消费习惯。当观众走进电影院,试图用消费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精神需求,那么他们可能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些虚幻的,与生活毫无关联的事物,尽管那可能是公认的坏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一面镜子始终只是生活用品,但哈哈镜却可以成为一种娱乐消费。这看似荒诞,但却是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心理构成。当然,任何地方都会有这种扭曲世界的劣质电影。
  
  这又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究竟谁有责任给好电影生存空间?我们一直强调用市场来检验电影,但电影是产品的同时也存在文化属性。因为一部并不卖座,忍受市场挤压的好电影,就有许多人在公众平台上做自发宣传,成效有多大?不难预计。《逆光飞翔》寥寥无几的排片和《富春山居图》形成明显对比,这在某种角度,也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并不是观众来选择支持哪些影片,而是大多数观众只能被迫接受一种选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口红效应”和中国式的“镜像理论”带来的都只是一些无奈的欢愉。
  
  □王沐(北京影评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