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干镇之行系列报道之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阿干镇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榆中的兴隆山景区共同构成了兰州市南部游片区,是兰州市南部一处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阿干镇加快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从古镇风貌一条街到由石佛沟、天都山、大沟灵岩禅寺四个主要景点组成的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从与国家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石佛沟景区相邻,南接榆中兴隆山景区,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5公里,风景区总面积2934.6公顷的云顶山风景区,到融山、水、石、溪、谷、动植物、风土人情、集休闲纳凉为一体的天然氧吧---将军沟风景区……可以说,仅有80余平方公里的阿干镇拥有七里河区最富足的旅游资源。
过了文化宫,沿S101线一路向南,不过个把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华林坪隧道口。过了这个隧道口,城市的喧嚣似乎在瞬间便消失了。穿过道路两侧民居密集的八里镇,车窗外两边的山色顿然变得葱笼起来,特殊的自然风貌让人感觉格外清闲与舒适。车子行驶在略显狭窄的S101线上,心早已飞到了梦想的阿干!这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古镇因其独具的魅力叫人心驰向往,尤其在这样一个暑热难耐的季节。
阿干镇,这个曾有“煤炭镇”、“陶瓷古镇”之称的小镇,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与历史上相传的《阿干歌》不无关系。据考证,阿干镇魏晋以前叫白兰,自南北朝以后称阿干,宋时为阿干堡,金时为阿干县,从明清至今便称阿干镇了。由于阿干镇旅游资源接近大自然本色,保持着地方文化特色,境内有景色秀美的云顶山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石佛沟,历史悠久的古丝绸之路、三国古道、祖师爷庙、古城坪遗址和古陶瓷遗址等,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阿干镇也将发展旅游服务小镇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鲜卑文化,以法显寺、天都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也为阿干镇发展旅游业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就在记者前去采访之时发现,阿干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吴让利的办公电脑所用的屏保画面便是一幅自拍的阿干镇将军沟的自然风景,晨雾氤氲中远山若隐若现,近山满眼翠碧,仿如仙境一般。他告诉记者,阿干镇海拔在1800米—3124米之间,属中温带半干旱型气候,年平均温度8℃,降雨量在380—420毫米之间,全年无霜期160多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景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植被原始、物产丰富、景色怡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兰州近郊休闲纳凉的理想之地。
“我们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发展布局,突出以‘三沟一街’(既:石佛沟、烂泥沟、将军沟、古镇风貌一条街)旅游项目开发为重点,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森林景观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佛教、民俗文化相结合,狠抓旅游资源深层开发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做好做活生态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文章。”说起镇上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位年轻的主任头头是道。
目前,阿干镇的乡村旅游大多属于时间较短的“一日游”,这不仅与城里人时间紧有关,同时也是由于乡村旅游的亮点不多、路线太单一造成的。因此,要留住客源,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阿干镇计划要延长旅游设计路线,使乡村旅游朝着“多日游”、多景点的方向发展。“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一方面完善各个景区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道路修建把景区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欣赏到更多阿干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阿干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我们的旅游资源赋予活力。目前,我们的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吴让利介绍说。
当日,他带记者前往有阿干镇旅游产业排头兵的之称的石佛沟实地踏访。“现在是工作日,上来游玩的人并不是太多,但一到周末,步行的、骑车的、开车的,这条路上的游客真的是络绎不绝。从游客数量的变化来看,阿干镇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两年还是有一定成绩的。”吴让利说。
在半山腰的灵岩禅寺门口,记者偶遇了驴友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不说其它方面的发展,单看门票,从2元钱一张到如今25元一张,如果没有发展,没有吸引力,游客能掏这个钱吗?”游客王先生用最简短的话,最简单的道理向我们说明了阿干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以前人们上阿干只知道石佛沟,而如今,随着将军沟、烂泥沟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阿干镇已经成了七里河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了,她不仅有如画的自然风光,更主要是她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这样的地方只要好好开发,相信将来一定是游人如织了。”热爱旅游的王先生热情地说。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n/qili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