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误诊之二:没有零概率误诊也不是医生挡箭牌

时间:2013-09-22 16:2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新媒体专电    误诊不仅可能贻误病情,给患者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甚至危及生命,老百姓打心底里不愿意接受它。然而受访业内专家表示,医学性质决定医疗几乎做不到零误诊率,但它也绝不是医生可以犯错的理由。唯有科学理性地正视误诊,才能切实降低误诊率。
  
  从1990年就开始对国内误诊率进行调研的《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陈晓红发现,文献中提及的国内外误诊率在20%-40%。该杂志社主编的误诊疾病数据库对我国20年误诊文献的调研数据显示,误诊率波动在25%-31%之间,与国外报道的误诊率基本相同。
  
  “不论医院大小,误诊都不可避免。”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说,科学是有局限性的,现在医学对人体秘密的认知仅占很小一部分,诊断受诊断技术、医生个人的经验、学识所限,误诊难以避免。医学是实践科学,有些病医生没见过,判断不了;同时医学还是探索科学,有些疾病是完全未知的。
  
  一般认为,基层医院由于诊断设备和接诊病人的局限性,对症状复杂的疑难疾病的误诊率比大医院高。但是也有数据表明,在基层发病率高的疾病,基层医院的判断水平就高过大医院。陈晓红对1.6万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分析发现,基层医院误诊率在8%,而三级医院误诊率最高在37%。“这说明,医生只有认识了面对的疾病才能准确诊断。”
  
  “误诊的客观存在,也正是医学的风险所在,它合理但不合情。”郑雪倩说,并非所有的误诊医院或医生都要担责,对此患者应有理性认识;但是医院、医生有责任把误诊率降到最低。她认为,我国应推进医改分流病人,有的医院医生工作量太大,来不及思维和多问也容易出现误诊误治。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曹永福也认为,误诊是不可避免,但是临床医生不能因为误诊的客观性,而放松对技术和责任心的要求。生命伦理学有个“不伤害”原则,医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不要“把自己所知不多的药,倾于他所知更少的人。”
  
  陈晓红则认为,降低误诊率的关键还是要认识疾病的症状体征,最重要的是头脑中有相关疾病的名称和知识,否则难以正确诊断。她说,临床医生面对自己的诊断失误,应勇于撰写误诊文献,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高尚研究,也让后人借前车之鉴。
  
  现在有的医院为了避免误诊引发医患纠纷,让患者过度检查。对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蒋泽先认为,适度检查和过度检查之间的度很难把握,只要医生不是出于私心,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就不应该认为是过度检查。“在临床治疗中,有的患者确实是多做了检查,但很多检查是花钱买平安,不得不去做,因为有的疾病隐藏得很深”。
  
  郑雪倩则建议,对医学存在的误诊等风险,国家应有保险或基金来支持,在医院医生无过错的情况下也能让患者获得补偿,以减少医疗纠纷。(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男子为治脑瘤偷朋友钱物 事后发现是误诊
  • 女子被误诊肺癌化疗36天致残 6年花260多万元
  • 极草“护身符”:既不是食品,也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药品
  • 【焦点】关注误诊之一:确诊只有一种,误诊五花八门
  • 陕西:男子被误诊阴茎癌下体遭切除 切后送检竟是囊肿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