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公有云落地中国阿里微软IBM另立山头

时间:2013-12-19 09:05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赵楠亚马逊(395.96, 8.31, 2.14%)云服务平台已落地中国。


  昨日,亚马逊对外表示,已与北京、宁夏两地政府签署备忘录,在中国正式开展公有云服务。


  亚马逊在中国采取云服务的模式为“前店后厂”。“前店”是指,将销售、市场、应用开发等放在大城市;“后厂”是指,将生产、计算和服务放在能源、资源集聚的其他城市。而这种模式在美国硅谷地区也较为流行。


  除与北京、宁夏两地政府签署备忘录外,亚马逊还与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展开合作,这两家公司将为亚马逊在中国的公有云提供必要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IDC)和互联网接入服务(ISP)。一名亚马逊人士表示,采取这样的合作也是为了符合云服务在中国落地的政策要求。


  亚马逊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已有数千家中国企业采用亚马逊公有云服务,这些公司包括小米、360、金山、博雅互动等。


  而就在亚马逊公有云服务宣布落地中国当天,IBM(178.7, 2.94, 1.67%)、阿里巴巴也相继公布了有关在中国内地的云计划。


  IBM表示,其将与世纪互联(21.85, 1.37, 6.69%)展开合作,引入其云计算基础架构服务SCE+。此前,IBM已与首都在线合作,布局在中国的公有云业务。


  阿里巴巴旗下的云服务公司阿里云表示,将通过1亿元计划扶持其云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扶持的对象主要包括游戏、移动、企业应用等领域的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阿里巴巴方面称,将帮助其客户从传统架构的软件改造成云软件。


  除此之外,昨日,微软(36.58, 0.06, 0.16%)与联想也宣布了相关云服务合作。联想将使用微软的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Azure云服务。


  上述动作也似乎暗示着IBM、阿里云、微软,对亚马逊进入中国云服务市场的一种围剿态度。


  微软执行副总裁严治庆对记者表示,国外公司公有云服务在中国从落地到正式运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调配很多资源和人力物力来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哪怕这些问题从整个流程来看只是个不大不小的障碍,而在国外这些问题都能很好处理。


  亚马逊方面并没有对其在中国落地公有云后可能遇到的技术执行困难发表评论。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网络孤岛和互联互通的问题较为严重,这也是让一些国际巨头“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微软,IBM可能对亚马逊公有云的入华有更大的担忧。原因在于,目前业界对“去IOE”(IOE:IBM、Oracle、EMC三家公司)云服务的一些争论。


  阿里巴巴技术保障部DBA负责人周宝方表示,IOE所采用传统的集中式IT基础架构,已无法满足目前互联网的脉冲式数据增长的特征,而如今的云服务潮流是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予以替代。


  与阿里巴巴一样,目前持有“去IOE”观点的还包括百度(171.49, 3.16, 1.88%)、京东、苏宁等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


  周宝方称,阿里巴巴之所以要“去IOE”,一是集中式的IT架构已无法满足淘宝、天猫爆炸式的业务增长,无法顶住“双11”这样的数据脉冲;二是IOE技术相对封闭,限制了一些客户的技术发展空间;三是IOE设备主要是专用设计,安装、维护成本较高。


  但也有业界观点认为,是否“去IOE”也要考虑到自身的需求,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人力来作为支撑。


  有产业分析人士认为,亚马逊已经在“去IOE”浪潮中获得了较多机会,并且在技术实力上也较国内的阿里巴巴等公司更为领先,但更为重要的是,本地化策略的执行,以及成本承受能力是否能到位。


  有亚马逊内部人士表示,亚马逊公有云落地中国的项目,仍由亚马逊总部来主导,并不由亚马逊中国负责承接。而就在亚马逊云服务落地中国当日,阿里云宣布云服务产品降价20%~50%。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亚马逊开通海外六国站点直邮中国 配送最快三天到家
  • 传亚马逊测试自有配送网络
  • 亚马逊手机或将于今年六月发布
  • 亚马逊云计算服务降价:步谷歌后尘
  • 微软公有云正式在华商用:称不惧任何对手
  • 传亚马逊将在六个月内推智能手机:配6个镜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