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豆腐村”缘何仅剩一个豆腐坊

时间:2014-01-27 11:23来源:平凉日报 作者:李顺民赵建平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1月27日讯,据平凉日报报道:“豆腐村”指的是庄浪县阳川乡新庄沟村。在1995年之前,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做豆腐,闻名全县。19年后,“豆腐村”却仅剩下一个豆腐作坊在加工豆腐,那其他村民都转产干了什么呢?
  
  从家家户户生产到仅存一户作坊,循着新庄沟村农民转产的路径思考,发现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利好惠民的结果。
  
  坐落在庄浪县最南端的阳川乡是闻名全县的瓜果之乡。很早以前,李咀村、台咀村、刘湾村、孙王村等大多数村庄都有属于村集体的果园。改革开放后,葫芦河沿岸的川区农民零零星星地种植果园。看到山下村庄发展果园,生活在半山腰的新庄沟村农民很为羡慕,但是担心山区条件不好,所以好多人没有栽植果树。
  
  新庄沟村有136户740人,农民人均仅有1亩多耕地,仅仅耕种土地,温饱都很难解决。致富心切的村民并没有满足于耕种粮食,而是传承了村里做豆腐的老手艺。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做起了豆腐,豆腐坊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布全村,新庄沟村因此成了庄浪县有名的“豆腐村”。村民们早晚磨制豆腐,下午拉着豆腐到阳川乡街道、卧龙乡街道里去销售。赚了钱,村民心里乐滋滋的,纷纷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喜闻:1981年的一天,村民张满祥的父亲挑着一担豆腐,到卧龙乡的街道里卖了20元钱,回来的路上,老人忘记了疲乏,嘴里不停地哼着唱着,大赞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农民挣到了钱。回忆起这件事,村支书张四定乐呵呵地说:“这件事我们村里人都知道。”
  
  但做豆腐的收入只能维持村民的日常用度。要想致富,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到了1995年,庄浪县委、县政府倡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苹果种植,川区的孙王村、台咀村农民种植苹果发家致富的消息也传到了新庄沟村。在政策引导和致富典型的带动下,新庄沟村农民动了心,纷纷从生产豆腐的副业中转产到发展苹果产业上。曾经做过豆腐的村民张天生,他家的果园从1997年就开始挂果。他家目前有6亩挂果园,去年的苹果被上门的四川客商收购走了,收入了6万多元。他说,以前村民做豆腐只能换来柴米油盐钱,要想致富还是要发展苹果产业。三十年前,父亲靠卖豆腐养活了一家人。而今,张满祥已不满足于父亲当年做豆腐的农副业,转产到苹果产业上,在村里建成了1200吨的气调果库,为村民保鲜苹果,年收入11万元,还安排村里11名劳动力在果库里常年务工。
  
  寒冬时节,来到新庄沟村,沿路看到,村民忙碌在果园,或清理果园杂物,或防治病虫害。在村口,村支书张四定指着一个豆腐坊说:“这是村里剩下的最后一个豆腐坊了。”最后一个豆腐坊的主人叫张发旺。他家虽然每年豆腐收入2万多元,但他也开始发展果园了,去年有1亩果园初次挂果,卖了3000多元。虽然务果要比做豆腐费工费力,但是张发旺的媳妇杨彩云还是非常羡慕种苹果挣大钱的人家。杨彩云说,等孩子毕业了,他们也要转产务果。
  
  村支书张四定介绍说,全村果园目前发展到800亩,去年全村果品人均收入达到1900元。这个收入接近阳川乡前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庄浪河畔 牡丹飘香 甘肃金岛国香园牡丹种植基地揭牌成立
  • 今年庄浪县果品总产值超10亿元
  • 庄浪县群众“家门口”考领驾照
  • 庄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生
  • 庄浪:村支书辞职“专心卖保险”
  • 平凉:庄浪县建成万亩育苗基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