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二次供水隐患重重

时间:2014-05-22 09:47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兰州市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发生后,人们对饮水质量和安全格外关注。

  记者在近日调查后发现,兰州市很多单位的自来水二次供水系统也是隐患重重。

  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是城市供水的一种主要方式。

  根据相关规定,二次供水的贮水设备需每年清洗、消毒一次以上,而兰州的很多二次供水设施多年不曾清洗、消毒,给市民的健康留下了诸多隐患。

  “这不算最脏的”

  “五一”假期后的一天,兰州泽锐供水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了城关区一住宅小区,准备清洗该小区的二次供水水箱。

  该小区的蓄水池位于大楼的负一层。记者跟随清洗人员走进了地下室,一股阴暗潮湿的气味扑面而来。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揭开了一个一米见方的铁皮盖子,里面光线很暗,传出哗哗的流水声。

  “按照规定,水箱的盖子是要上锁的,显然,他们没有按要求做。”兰州泽锐供水服务公司刘强说。

  清洗,首先要排水。约一个多小时,水箱中的蓄水被排尽。借着手电筒的光,记者看到水箱的底部是厚厚的一层泥,砖块、木棍等垃圾清晰可见。

  三名清洗工人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水箱内的杂物全部清理出来。记者看到,泥浆混杂的垃圾中,还有生锈的钢筋、铁锹以及两只破胶鞋。

  “很显然,当年楼房建好后,水箱就没有被清理,就直接蓄水了。”刘强说。

  该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处小区换了好几家物业公司,目前的物业公司接手只有一年多。水箱多长时间没有清洗,他们也不太清楚。

  “这次是应小区居民要求,我们请清洗公司来清洗,没有想到会这么脏。”在现场,该负责人尴尬地说。

  清理完泥浆后,清洗人员用水冲洗水箱四壁、底部,之后用一根软管将清洗后的污水抽出。在小区院子中,记者看到,清洗水箱的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泥沙,浑浊不堪。

  “这不算最脏的。”刘强告诉记者,他们三年前曾清洗过一栋大厦的二次供水水箱,“清理出的垃圾运了整整两卡车,水臭得闻不得,水面上漂浮着蝇虫、老鼠的尸体”。

  “真没有想到,我们每天喝的水竟然是这样!”在清洗现场,很多居民惊讶地说。

  令人担忧的二次供水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二次供水设施急剧增加。二次供水已经成为城市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工厂、城市居民最主要、最普遍的供水方式。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兰州市二次供水的单位用户有1200多家,二次供水设施约1400多个,使用二次供水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

  “贮水水箱长期得不到清洗的情况在兰州市比较普遍,主要集中在一些老的办公楼、家属楼。”采访中,刘强这样说。

  为了验证这种说法,第二天,记者跟随兰州市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对兰州市一些小区的二次供水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白银路仁恒晶城小区的地下室,记者注意到,水泵房的门前设有防鼠隔档,小区有专门的二次供水管理人员,二次供水和设施运行情况,台账记录一目了然。楼顶的供水水箱用铁皮包裹,水箱盖上锁,周边卫生比较整洁。

  随后,卫生监督员来到了兰州印刷厂家属院。这是一处破旧的住宅小区,检查人员发现这里的二次供水设备十分陈旧,且常年未清洗,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相比而言,新建楼院的二次供水日常管理制度和体系及应急预案完善,而很多老院落的二次供水设备锈蚀老化严重,缺乏监管,影响了二次供水的水质。”城关区卫生监督所所长郭明说,按照相关规定,二次供水使用蓄水池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小时的用水量,但实际情况是,一些小区二次供水蓄水池的容积远远大于这一标准,使得蓄水设备中出现“死水”,加上长期不清洗、消毒,导致微生物、病菌滋生,给市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逐渐提高,跟以前相比,每年清洗、消毒的二次供水蓄水设施数量在逐年增多,但一些单位为了省钱,自行清洗。清洗、消毒走过场、不到位。物价部门对清洗收费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一些清洗公司为了抢生意,恶意竞争,相互压价,减少清洗程序,导致清洗、消毒不彻底。

  水箱为何长年不“洗澡”

  那么,造成兰州二次供水系统问题重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钱是最主要的因素。”采访中,很多人直言不讳。

  据了解,兰州市大部分二次供水单位将二次供水的管理委托给物业公司,一少部分由产权单位自建自管。由于水池清洗消毒费用完全由受益者自己承担,一些效益差或是已经破产的单位拿不出这笔费用,而单位职工和业主又不愿出这笔钱,导致贮水设备无法清洗、维修。

  清洗二次供水设施,这笔钱究竟该谁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甘肃省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可按实际用水量收取0.1元/吨的设施运行费。这就是说,物业公司所收取的物业费中,已经包含了这项费用。

  而在采访中,许多物业公司对此叫苦不迭,认为这项收费偏低,无法保证二次供水设备每年清洗、消毒一次。

  “对二次供水的认识模糊,管理、保护意识不强也是导致二次供水问题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杨敬科说。

  在记者的采访中,绝大部分受访市民对二次供水的概念不清楚,认为家里或单位水龙头流出的水就是自来水厂的出厂水。一些单位除了后勤管理人员,主要领导也对此认识不清,不给二次供水系统办理卫生许可证,不拨付清洗、消毒费用。

  “这种现象很常见。”采访中,卫生系统的一位人士称,他曾亲眼看到省上某厅局级单位的蓄水池多年不曾清洗,“泥浆一尺多厚、水面上漂浮着死老鼠”。

  《兰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如果二次供水设施产权单位拒绝专业水箱清洗队进行清洗、消毒,卫生监督部门可处以最高5万元的罚款。而事实上,一些单位的二次供水系统从未在卫生部门备案,也未办理卫生许可证,监督检查以及处罚更无从谈起,处于监管盲区。

  对此,一些市民认为,卫生部门监管不到位也导致二次供水问题突出。

  “人手紧张,经费不足,车辆有限。”在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几天的监督检查中,记者对此深有感触。

  郭明称,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省会城市每万人应该设置1至1.5名卫生监督员,按照城关区176万的人口计算,至少应该有176人。而现实情况是,城关区卫生监督所一共只有34人,政务大厅抽调了5人,还要除去办公室及勤务人员。

  “两辆车,20多人,面对的是一个省会城市,面对的是100多万人口的饮水卫生安全,工作压力很大,难度很大。”郭明说,除了二次供水,卫生监督所担负工作任务还很庞杂,大到酒店、宾馆,小到理发店、小餐馆,担子很重。

  而这样的状况,在兰州市的其他县区也同样存在。

  如何让饮用水更清洁

  二次供水事关一座城市的饮水卫生安全。如何才能让我们的饮用水更安全?

  “加强宣传,普及认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频次,确保二次供水不受污染。”杨敬科称,对于未办理卫生许可证的二次供水单位,应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其办证,并按规定清洗、消毒,扫清监管盲区。

  “物业公司既然收取了物业费,就应该为居民的二次供水安全负责。”采访中,卫生监督人员建议,居民或业主委员会应该担负起监督责任,督促物业公司对二次供水设备定期清洗、消毒,在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可直接向卫生部门举报。对于一些长期拒不履行清洗义务的单位,应通过媒体公开曝光。

  刘强建议,应将二次供水的清洗消毒费用按照用户的二次供水用水量核算到水费中,由城市供水企业成立专业的清洗消毒部门,定期对二次供水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各级疾控部门或供水企业的水质监测部门应该不定期对二次供水用户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水质不达标的用户,报经相关部门,采取强制停水措施,促使其清洗消毒直至整改达标。

  采访中,有关人士认为,城市二次供水安全,需多管齐下,要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提高技改进度。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人员对全市二次供水的点位、设施、现状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逐一登记造册,逐步全面改造。对于一些“三不管”的楼院或不达标的点位设施,应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逐年安排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改造,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齐兴福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