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出口的国家了,它正在向一个内需为主的超大型市场转化,由此产生的巨大吸附效应将是TPP所无法阻挡的。
近日来,TPP协议的签署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热议,这种不淡定的背后其实昭示出中国社会对于大国崛起与经济转型的某种不确定心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外部世界与中国的互动过程,应该如何面对外部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博弈,可能将深深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
坦率来说,TPP对中国提升在亚太区域合作的地位和影响力已构成现实的威胁和影响,但其中亦有中国可以充分把握与利用的有利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早已经成为TPP12国中的内部因素,认为TPP将开启“经济冷战”的观点其实赋予了TPP一个它自身无法完成的任务。
首先,TPP虽然体现了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但它的本质却仍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而这种自由贸易的大方向与中国的发展与崛起是具有一致性的。作为强调全覆盖、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TPP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对中国经济提出了挑战,但这种挑战并非是全局性质的。中国的经济有落后的部分也有先进的部分,TPP的出台对落后的部分也许是冲击,但是对先进的部分同样意味着机遇。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是具备向着这些标准提升的现实可能性的。虽然中国在国有企业、劳工标准、政府采购等方面暂时无法达到TPP的标准,但是许多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在4-5年之前,如联想、华为等企业早已经开始了其在投资国本地化的进程。这意味着TPP反而可能为中国这些优质的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经济机会,让它们有可能成为未来顶级的跨国企业集团。
其次,TPP并非一个一致排华的价值共同体。冷战的发生,意识形态的对立是最直接的动力。尽管中美关系在近几年非常微妙,但在习近平访美之后,大趋势还是保持稳中有升。只有中美关系能够保持稳定,所谓的“经济冷战”就只是一种夸张的臆想。对于TPP12国而言,大多数国家参加这个组织的主要动机仍然是经济,所谓价值观同盟有些一厢情愿。
权威体制的新加坡、族群政治的马来西亚、社会主义的越南、拉美传统的智利、墨西哥,这些国家哪里来的多少共同价值。它们之所以加入TPP不过只是希望从美国意图遏制中国的经济战略中获得好处,或者说是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待价而沽以谋求最大利益。值得指出的是在TPP12国中,有8国与中国签有自贸协定,其中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还处于历史最高点,而新加坡和中国则互为投资最大国家。这样的一个组合里有太多和中国的合作伙伴,指望它们去围堵中国,去打一场“经济冷战”,真的需要很强的想象力。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出口的国家了,它正在向一个内需为主的超大型市场转化,由此产生的巨大吸附效应将是TPP所无法阻挡的。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力量真的围堵中国,除非我们自己先有了闭关锁国的“冷战心态”。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搞好自贸区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对内坚持改革,对外坚持开放,中国经济就会在内外共振中,实现真正的结构优化与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