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发现疑似硅化木已遭偷挖破坏

时间:2017-07-19 10:41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晨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白银发现疑似硅化木已遭偷挖破坏
 
  专家通过照片初步判断极有可能系硅化木当地相关部门已前往现场调查
 
 
  被丢弃的疑似硅化木碎块。
 
  大西北网讯  几年前,在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乡一山村内,有当地人在村子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一种像石头又像木头的东西。近日有外地人到此勘察,并雇人开挖,声称这是硅化木,价值不菲。7月18日记者就此实地走访,发现有疑似硅化木的地方大多已被破坏。下午4时许,得知此消息后,白银区文物局、武川乡政府已经派专人前往现场调查。
 
  走访:疑似硅化木大多已被破坏
 
  7月18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武川乡事发村庄,由于城镇化迅速发展,当地农村现居住村民并不多,加之发现硅化木的地方较为偏远,当地村民对于外地人盗挖硅化木一事大多并不知情。
 
  虽然爆料人提供了线路,但由于当地山大沟深,寻找硅化木发现之地并不容易。幸运的是,在寻找过程中,记者遇上了当地一名热心村民李保万,在李保万的带领下,记者步行40分钟深入大山深处,顺利寻找到了一处疑似硅化木发现点。
 
  据李保万介绍,他家就在附近的村庄,在此放羊20多年,对这里的沟沟坎坎再熟悉不过。对于硅化木一事,李保万称,前些年他放羊时就多次在山沟里发现这种外表发红、发白的石块,其中数量较大的有四处,都分布在附近的山沟里。但他一直以为这是石头,并未在意。
 
  前不久村子里来了一些外地人,四处寻找这些石头。最终,在附近一个山沟里发现了这些石头,之后这些外地人雇人开始在山沟里开挖,并将一些体积比较大、外形比较齐整的石头带走。之后他才听说,原来这是一种名叫“硅化木”的植物化石。
 
  在其中一处发现疑似硅化木的现场记者看到,该山体上部被黄土掩盖,山腰及以下部位均为石头。在山腰部位一些牛肉面碗大小的石块被堆放在一起。李保万告诉记者,这就是所谓的“硅化木”。记者观察,这些“石头”外部均呈现出圆弧状,断裂横截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圈一圈类似于树木年轮的纹路。这些石头外部以红色和红白色为主,而部分石头内部又有黑色呈现,乍一看很容易当成朽木,但其重量却远大于朽木,甚至要略重于同等体积的石头。
 
  专家:通过外观初步判断极有可能系硅化木
 
  据了解,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记者通过查阅相关网络信息发现,此次发现的石头,和网络上发布的相关硅化木的信息极其相似。
 
  当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我省著名化石专家、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张行,并将此次发现的疑似硅化木照片通过微信传送后让其甄别。根据张行初步判断,这些石头从外观来看,有极大可能是硅化木,但最终还需到现场观察实物才能下结论。
 
  张行表示,完整的硅化木具有一定的考古和收藏价值,但是一旦被破坏,成为碎块以后其本身价值就被大打折扣。张行说,硅化木是较为珍贵的国家资源,应该加以保护、管理。
 
  下午4时许,就此事记者向白银市白银区文物局作了相关反映。得知此消息后,该局非常重视,立即上报白银市文物局,并联系公安和武川乡政府协助调查。随后,记者得到消息称,武川乡政府工作人员已于当日下午4时20分前往事发地点摸底,如果一旦确定事实,将立刻联合多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加强对硅化木的保护力度。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