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所向”将何为 代表委员有所思

时间:2019-03-11 11:0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新闻网 点击: 载入中...
视频:粤港澳代表建言大湾区建设:加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综述)“湾区所向”将何为 代表委员有所思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彷如超强的磁场,吸引着各方的关注。
 
  湾区所向,纲举目张。
 
  “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独特之处是其他湾区难以相比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东区区议会议员蔡素玉认为,该区域有“一国两制”的制度红利,又有多元产业互补优势,有利于吸引人才汇集。
 
 
  在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理事长崔世平眼中,澳门是科技创新走廊中在珠江西岸的唯一城巿,可以工业互联网发展为切入点,利用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密切的优势,推进珠江西岸大型企业集成创新、中小企业应用普及,有助澳门成为珠江西岸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核心,实现澳门产业多元化。
 
  粤港澳三地具有极为丰富的资源要素。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第六届立法会议员田北辰称,中国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可与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合作和协调,并整合和巩固内地及香港的绿色金融发展及合作,以建立香港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先地位。鼓励内地企业参与“绿色金融认证计划”或在内地制定相关标签计划,以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推广环境友善投资。
 
  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陈海佳称,干细胞是世界三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自然应是粤港澳大湾区优先考虑并重点支持发展的重要产业领域。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与精准医疗联盟等民间科教文化交流基础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联合5名代表提出了粤澳中医药产业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重点的建议,在制度协作、政策放宽、运作融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把横琴打造成为澳门中医药和医疗健康产业跨境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包括澳门在内的大湾区居民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摸索大湾区建设粤澳合作发展的新路子。
 
  针对大湾区约7000万人口对绿色、安全食品的巨大需求,广东省怀集县将打造内陆地区农副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散中转枢纽。来自怀集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徐建贤是一位种养专业户,他建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联合检验检疫认证中心,使基地具有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特征,为农副产品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创造便利。
 
  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地区加速融入的态势也日趋显现。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阳江市委书记焦兰生称,阳江是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稳定的能源供应基地,涵盖了核电、风电、火电、水电、太阳能光伏等电力形式,总规划装机容量约3600万千瓦,能够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清洁能源。同时,阳江是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是大湾区向西联接的重要途径。阳江将积极融入大湾区,成为大湾区产业延伸区域和重要生产基地,实现互利共赢。(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2019年全国两会后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 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加
  • 全国两会后多项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追踪
  • 透视全国两会十大民生话题:“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更加美好的
  • 新华社评论员:交出实干担当的优异答卷——三论贯彻落实全国
  •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拓宽教育公平之路
  • 走心MV《我们都是奋斗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