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火车站比作城市生活的舞台
面对风尘仆仆的八方过客
行者演绎着的追梦人生
70年弹指一挥间
古老站台前的风云变幻
解读起历史的非凡智慧


上图:1986年的天津站。
下图:2015年的天津站。
天津站始建于1888年
初站址建于“旺道庄”
于1892年移址至海河畔“老龙头”处
故随地名称“老龙头”站
据天津社科院研究员介绍,在1888年天津的第一部实测地图《天津紫竹林图》上,就可以看到在海河东岸就有一个地方名叫老龙头。根据这张实测地图可以判断出1888年以前老龙头的地名已经存在,而此时的车站地点还在旺道庄地区,1892年才迁移到此地。这样地名和站名的先后顺序就一目了然了:先有老龙头的地名,后有老龙头车站名。


上图:1986年的天津站候车室。
下图:2018年的天津站候车大厅。
1950年,天津站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扩建,候车室达到1000多平方米。改革开放后,由于客运量急剧增长,天津站日均办理旅客人数达6.5万人次,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
1987年4月15日,天津站改扩建正式开工,并于1988年10月1日竣工。改造后的站房分为主站房、子站房和高架候车厅三部分,采取高架进站、地下出站、南北进出的布局模式。2008年8月1日,新天津站投入使用。新站房包括城际北站房、高架候车室、地下进站厅、无站台柱雨棚及高站台、东西侧旅客地道、东西侧行包通道、既有南站房,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


上图:1985年的天津站售票处。
下图:2017年的天津站自助购票、取票区。


上图:上世纪80年代初,天津站售票员常玉萍卖起硬板票来就像是中医“抓药”。
下图:2014年,天津站售票窗口。


上图:2006年,旅客在天津站深夜排队购票。
下图:2019年,天津站自助购票、取票区。
小小车票,方寸之间
承载着无数游子对故土的乡愁
见证着铁路发展,时代变迁
自动售取票机、电脑购票、手机客户端购票……随着购票渠道的多元化、便利化,“线上购票”已成为众多旅客的首选。从一维码红色车票到二维码蓝色车票,从人工验票到“刷脸进站”,或许不久的将来,火车票将成为人们记忆里的老物件。


上图:1986年的天津站站台。
下图:2018年的天津站站台。


上图:1985年,天津站站台上的流动售货车。
下图:2018年,旅客在京沪高铁列车上收到网络订餐。


上图:上世纪90年代初,站台服务员正在送水。
下图:2018年,高铁乘务员在复兴号上服务。
“香烟啤酒矿泉水,白酒饮料方便面,让让,腿收一下……”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火车上售卖产品的小推车总是异常“神勇”,无论前方有多么艰难险阻,它总能过去。如今,复兴号列车上的小推车变成了电子超市,旅客只需在手机上登录12306餐饮界面,随时下单,网购小吃、零食等,几分钟内,动姐就会送到你的座位。


上图:1985年,蒸汽机车驶过新官迅铁路道口。
下图:2015年,和谐号行驶在京津城际铁路线上,这里正是当年的新官迅铁路道口。


上图:1985年的天津站出站检票口。
下图:2019年,旅客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站乘车。
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天津站
记载了无数相聚与离别的故事
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在你印象中还有哪些老站值得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