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系列报道《共和国不会忘记》今天(9月25日)为您介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让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不久前,在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袁隆平对上万名青年学子讲述了他的两个梦想。

刚刚过完90岁生日的袁隆平,笑称自己是个“90后”,他现在几乎每天还要去试验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上世纪50年代,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灵感来得突然,而研究之路漫漫。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此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

2016年,袁隆平又带领团队,向“海水稻”发起挑战,并在新疆、山东、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开展测试。

目前,袁隆平正在研究第四代杂交水稻,他透露,超级稻有望在今年10月,实现亩产1200公斤,计划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