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精致”成为兰州城市竞争力重要标志

时间:2021-12-31 13:3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王志俭文图 点击: 载入中...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兰州市“精致兰州”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大西北网讯(记者 王志俭)12月3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兰州市“精致兰州”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兰州市政府副市长成少平介绍兰州市“精致兰州”建设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李长江,兰州市城管委主任、市精致办主任樊勤生,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鹏程,兰州市住建局副局长臧海峰。
 

 
    兰州市政府副市长成少平介绍了兰州市“精致兰州”建设相关情况。他说,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视察时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我们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牵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从2019年3月起在全市全面开展“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聚焦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双修”、城市环境、城市景观、城市交通等方面,通过精致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不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靓丽名片,努力让“精致”成为兰州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紧盯基础建设,着力抓主抓重,坚持在城市建设管理中优化城市环境
 
    坚持将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精致兰州”建设的着力点,系统梳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四项紧贴民意民生、关乎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着力从基础环节推动环境改善,扮靓城市“颜值”。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城市发展。按照“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突出兰州国土空间发展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评估、第三次国土调查等工作,科学构建“一心两翼多点”的市域空间格局,编制完成《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读者印象”精品街区城市设计》《兰州市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与导则》《兰州沿黄城市立面提升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将相关工作纳入事前规划,有效保障后续“精致兰州”建设科学、合理开展。特别是将规划引领服务行动作为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规划对整个行动的引领作用,保证各项工作不偏航、不越界。
 
    (二)建设精品工程,完善基础功能。坚持把建设精品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福祉、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服务功能的重要牵引。在老旧空间改造方面,扎实推进78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44327户,主次干道线缆入地和清除废弃线缆311条,改造老旧小区354个,加装住宅电梯1109部。在重点区域提升改造方面,实施黄河风情线景观亮化提升、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读者印象”精品街区建设、南河道综合整治、东方红广场改造等重大项目。实施绿地改造工程,新增、改造绿地308.78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911.69公顷,新增、改造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44个,绿化覆盖率达到40.03%。在“黄河之滨”建设方面,立足兰州地理特征和山水资源,实施了黄河沿线生态整治、核心段交通路网、沿河公园景区、南北两山生态景观、沿岸夜景亮化等提升改造,实现核心区20公里健身步道全线贯通,完成黄河沿线10个主题公园提升改造,打造“夜游黄河”品牌,“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愈发靓丽。
 
    (三)聚焦精细管理,美化市容环境。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秉持“绣花”精神,严格“精致”标准,创新工作方法,深化精细管理。一是聚焦“净化”,治理卫生环境。严格落实城市环卫每日一大扫、两普扫、全时段保洁管理标准,全面推行“三全保洁”和“五位一体”机械化清扫模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1353工作机制”,全市54个街道、338个社区、3061个居民小区全覆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率达到100%,居民户数覆盖率达到98%以上,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二是聚焦“美化”,整治城市立面。累计拆除各类违规广告34.51万平方米;打造门头牌匾示范街12条;大力开展城市“净空行动”,剪除架空线缆33.52万米,规范捆扎25.05万米,拔除废弃线杆1424根;补修破损路面路基171.17万平方米,处置各类地下病害隐患519处。三是聚焦“绿化”,加强绿植补种。主城区增植各类早春花灌木3.15万株,摆放盆花370万株;南北两山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64.5万株,治理面山重点区域2187.73亩。四是聚焦“便民”,改善公用设施。定期对全市路灯等公用设施进行维护,更换线缆7.5万米,维修、更换道路标牌2542块,新安装路牌36块。按照“一厕一景”要求建设、改造公厕,推行环卫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每月对718座环卫公厕管理工作进行抽检、考核。五是聚焦“规范”,维护市容秩序。创新运用二维码、绘制“瓜果地图”等信息化手段,常态化加强早餐摊点和瓜果摊点规范管理;查处各类占道经营问题46.81万例,取缔店外经营24.64万处、整治“六乱”问题12.56万处,接收、捕捉移交流浪犬2.5万只。
 
    (四)加强交通管理,优化通行保障。提升交通保障水平,打造地铁、地面公交、出租、水上巴士、自行车“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在交通工程方面,开通运行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进入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着眼构建“139”骨干路网,先后建成T088#、T188#、T608#等9条道路,打通疏解路50条,完成东岗立交桥拆除重建工程。在交通服务方面,公交线路由134条新增扩容到141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2条,迁移优化公交站点82处,建成公交首末站9处,完成大型枢纽场站提升改造3处,建成水上巴士航线22公里,新建泊车位17355个。在运营管理方面,运用科技手段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累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5284辆,清理非法投放市场的共享电动自行车1.5万辆;公安交警部门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基本实现任务指令下达后3分钟警力到达、5分钟处理完毕。
 
    二、持续抓细抓小,着力治脏治乱,坚持在解决细小问题中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对市容市貌、公共设施等6类、40个方面易发性细小问题实行常态化治理,累计排查整治细小问题30590个,城市形象明显改善提升。
 
    (一)“四位一体”查找问题。构建“自己找”“互相帮”“群众提”“上级点”等全方位、多层次查找问题工作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压茬检查、徒步检查等方式,主动查找存在的细小问题;同时,畅通“12319”投诉热线,建立微信“随手拍”“城市啄木鸟”举报机制,对接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反映身边发现的城市管理方面问题。
 
    (二)“属地管理”整改问题。通过“门前三包”“网格员”“街长制”和“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办法,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紧盯容易反弹、监管难度较大的区域,增加巡回检查频次,根据细小问题难易程度,边整边改、随查随改;督促有物业的小区自行消除楼前屋后、建筑物立面存在的脏乱差、破旧损等问题;通过倡议发动市民群众培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源头减少细小问题的发生,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细小问题整治的良好氛围。
 
    (三)“马路办公”核查问题。推行“马路办公”制度,把办公室“搬到”马路上,通过以路为岗、巡查检查、现场处置、督办考核等工作方法,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做到即查即改、追踪整改。每月开展1轮次徒步督查,每月集中整治1条街,确保沿线问题“清零”。建立细小问题治理每月排名通报制度,倒逼责任单位整改问题。完善联席制度、“马路办公”制度,适时分析研判工作堵点,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三、紧贴民生福祉,着力抓精抓准,坚持在创新创建中增强社会效益
 
    坚持把“精致项目”创建作为重要抓手,以公厕、小区(楼院)、公园(游园)、车站(车组)等10个方面为重点,打造精致点位,让市民切实体验到“精致兰州”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实惠。三年来,已打造“精致点位”377个。
 
    (一)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市精致办总体负责、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辖区政府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印发“十大精致项目”创建活动方案,各牵头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创建项目实施方案,形成“1+10”的“十大精致项目”创建工作格局。市直牵头部门根据具体创建点位,量化“精致项目”创建标准,为辖区创建工作提供标准支撑。辖区政府结合各自实际,把项目创建纳入“马路办公”和年终考核,保障“十大精致项目”落地落实。
 
    (二)创新创建方法。辖区政府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垃圾分类等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选择具备改造条件、改造愿意强和具有代表性的街巷,推行精致项目创建工作,城关区按照“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的“社工委”工作模式,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居民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探索形成了“精致东郊巷”共建共治模式;西固区通过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创建“口袋公园”;安宁区通过“网格化+”模式,根治细小问题;红古区按照一个标准,一体化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高新区运用科技手段亮化城区夜景。
 
    (三)拓展创建范围。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提升”观摩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观摩、横向交流,探索推广经验,共享有益做法,深入推进“精致兰州”建设。大力开展线缆箱体美化行动,累计检查线缆箱体11002个,整治美化10394个。同时,将精致项目创建向景区景点拓展,提升改造水墨丹霞景区、黄河楼景区,提升罗九公路沿线景观。
 
    四、加强协调督导,着力抓常抓长,坚持在深化转化中推进“精致兰州”建设
 
    着力从标准制度规范、舆论氛围营造、日常督导检查、相互学习借鉴等方面,推动“精致兰州”建设向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一)建章立制,规范工作运行。明确机构职能、信息报送、督导落实等6个方面要求,形成市、县区、部门协同运行机制。各相关单位制定广告牌匾、物业服务小区、绿地管护等行业管理标准,完善市容管理、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工作制度,“精致兰州”建设不断规范运行。
 
    (二)综合督导,强化工作落实。通过专项督导、重点督导、日常督导、徒步巡查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有力推动“精致兰州”建设提质增效。按月对上月问题整改情况例行核查、综合排名,并通过《兰州晚报》《今日城管》公示,形成市民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深入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对“精致兰州”建设的宣传引导,人民日报头版以《精致兰州“绣”出来》对兰州市“精致兰州”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报道;在《兰州零距离》《今日城管》等栏目播出相关节目180期;利用《今日城管》《城管天地》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工作动态,在重点区域户外电子屏常态循环播放宣传视频,通过多渠道、广角度地宣传,“精致”理念已根植于全市人民心中。
 
    “精致兰州”建设三年行动作为一项集中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种理念、一项愿景、一个奋斗目标,仍需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精致兰州”已成为兰州市民和全社会的共同愿景,需广大市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兰州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扛起“先发力、带好头”的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贯彻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战略,落实市委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重振兰州辉煌的要求,大力弘扬“绣花”理念,深入推进“精致兰州”建设再出发,着力在精致理念上有新的深化、精致标准上有新的提高、精致范围上有新的拓展、精致效能上有新的提升,为建设文明之城、精致之城、幸福之城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为服务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请问兰州市城管委作为市精致办所在部门和城市精细管理行动牵头单位,围绕“精致兰州”建设,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着重抓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兰州市城管委主任、市精致办主任樊勤生:2019年3月以来,市城管委作为市精致办所在部门和城市精细管理行动牵头单位,在统筹协调“精致兰州”建设30家成员单位、落实“精致兰州”既定目标任务落地落细的基础上,紧贴职能职责,侧重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注重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标准推行规范管理。协调推进《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等3项立法工作,编印、推行西北地区第一个地方环卫作业标准《兰州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规范(清扫保洁)》,推动出台并组织实施《兰州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导则》等4项标准、制度,为全市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二是注重创新发展,通过探索研究、改进方式方法推行重点管理。突出重点、创新方法,通过实施“环卫工人+”和“电子围栏+”精准管理、成立兰州市门头牌匾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公布上门接收流浪犬只热线及定期联合捕捉等办法,持续加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城区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注重公共服务,通过科技支撑、分类督导推行精准管理。通过推行城区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厕纸按需提供,长效实施城区定点祭祀管理,开发瓜果摊点监管小程序加强便民摊点监管等办法,在做好公共服务的同时,持续加强各类便民摊点规范管理,为民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四是注重市民参与,通过“市民城管”,集聚合力推行社会管理。通过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1家单位受理全市38个单位的城市管理问题,开通微信“随手拍”、聘请市民组建城市“啄木鸟”(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邀请市民及服务对象代表参与城市管理相关政策制定,开展“城管环卫体验日”活动等措施,广泛引导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大幅提升,加快形成共建共治机制,促进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兰州日报记者:请问市自然资源局为落实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李长江
 
    李长江: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兰州市自然资源局推进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与落地工作有关情况。
 
    (一)加强规划编研,优化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刚性管控要求,编制实施《兰州市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与导则》,按照“大分散、小集中、区域统筹”的原则,将中心城区划分为78个街道级十五分钟生活圈,根据覆盖情况和可达性,对教育、体育、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布局优化和空间落位,规划新增中小学22处(班额474班),养老设施59处(床位9488张),文化活动中心87处(建筑面积约26.1万㎡),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97处(建筑面积约8.96万㎡),着力构建起全覆盖、多领域、宽层次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二)夯实制度保障,健全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代建工程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定出台了《兰州市建设项目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代征(代拆)用地供给与代建、配建工程移交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兰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的通知(试行)》等规范文件,科学确定用地指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有效破解老城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模小、设备旧、服务半径短等难题,实现了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全生命周期管控。
 
    (三)强化刚性管控,保障规划实施。持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力度,严格落实规划管控要求和标准规范,合理确定公共配套设施规模布局,明确建设标准和移交条件,打造复合型一站式邻里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着力构建全龄友好型完整社区。2019年以来,共审批中小学29处(建筑面积约46.4万㎡),幼儿园65处(建筑面积约17.44万㎡),养老设施64处(建筑面积约6.9万㎡),社区公共服务用房85处(建筑面积约6.2万㎡),规划预留微绿地、小游园89处,面积约1000亩。
 
    中青报记者:请问兰州市静态交通是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的?
 
    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鹏程:静态交通管理不仅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缓解交通拥堵、方便群众出行,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公安交警部门按照市政府《“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方案》,认真调研、综合评估、积极推进,对静态交通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全面完成停车场规范设置工作。2019年以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全市93条路段、5156个收费道路泊位进行“三统一”设置(统一收费公示牌、统一泊位标线、统一收费员着装),在明显位置明示停车时段、收费标准、泊位数量和监督电话等,确保收费标准显示明确。规范道路临时泊位停车收费服务,收费员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上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深入挖掘停车资源。紧盯供给不足的关键短板,精心调研、全面排摸、深入“挖潜”,在广场北路、飞天路、红星路、旧大路东段、鑫源街路段增设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共施划设置306个泊位,实行收费管理;在16条夜市路段周边增设夜间限时免费停车泊位760个(服务夜经济,只立牌,不划线)、公厕周边设置72个即停即走便民停车泊位;积极推行社区交通“微循环”模式,采用单侧或双侧停车、单向通行方式,最大限度挖潜停车资源。
 
    甘肃日报记者:城区线缆入地三年行动工作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城区主次干道环境提升,但有部分路段线缆没有清除彻底,请问市住建局后续是否有实施计划?小街巷线缆的整治是否有进一步的安排?
 
    兰州市住建局副局长臧海峰:兰州市自2018年城区线缆入地三年行动工作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领导下,住建、工信、城管等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电信、移动、联通及广电公司全力支持,完成了城区311条主次干道地下线廊建设、线缆下穿及废弃架空线缆的清除工作,整治成效显著,城市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部分路段架空线缆中包含国防军事光缆,因军缆无法辨识分离,导致其余线缆无法分类剪除,对此我们与军队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协调对接,基本达成军缆入地意向,军队方面正在进行军缆设计编制和费用核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军队的协调对接,加快完成军缆入地工作,彻底清除部分路段的架空线缆。
 
    为做好小街巷线缆整治工作,市政府于今年印发了《兰州市城区小街巷线缆整治工作三年行动方案》,采用市级牵头指导,辖区政府具体实施,线缆产权(运营管理)单位、线廊建设单位全力配合的方式,利用3年时间(2021—2023)完成城区693条小街巷线缆整治任务。小街巷架空线缆清理整治工作应按照“应剪尽剪”的原则,对各类废弃线缆进行全面清除;对部分不具备入地敷设条件的,采取优化布线、捆扎规整、美化提升等多种方式进行整治;对具备入地条件的,按照“能入则入”原则进行入地敷设。目前,各县区已完成小街巷线缆清理整治139条。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去年我市3000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志愿者
  • 兰州公交司机照顾走失儿童身体力行为文明兰州精致兰州添彩
  • 兰州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城市之一今年已接待国内外游客逾6400万人
  • 兰州公交精致站亭完成升级精致车组整装待发
  • 看金城大地沧桑巨变,谱“精致兰州”华彩篇章
  • 民乐:“道地药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