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农业成扶贫产业新亮点 兰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时间:2019-05-13 14:36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日报 作者:记者李晓霞 点击: 载入中...
    春夏之交的兰州,乡村里一派繁忙的景象。一片片田野铺展大地,一棚棚蔬菜青翠碧绿,一座座新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金城大地,处处生机勃勃,活力彰显,好一派产业兴旺、和谐繁荣、物阜民康的喜人景象。
 
    4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永登县、榆中县、玉门市、平川区等18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自此,甘肃贫困县数量减至39个。随着皋兰、永登、榆中相继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兰州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性的进展。而这一切的取得,与兰州近年来持续发展脱贫产业取得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关系。近年来,兰州市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及创新农业管理模式等途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飞速进展,绿色生态农业更是成为扶贫产业中的新亮点。
 
    高原夏菜成为扶贫大产业
 
    4月底,在榆中县三角城乡的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三角城乡魏家圈村村民张俊芳正在棚内穿梭忙碌,“来这儿打工一个月还能赚3000多元呢!我们一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种蔬菜,收入好的时候可达7万多元,再加上流转土地的效益,收入翻了好几番。”张俊芳嘴角泛起了笑意。像张俊芳这样在该公司上班的当地人还有40多人。在夏秋季时最多会有200多人在该公司打工。合作社董事长谈应勇介绍说:“目前榆中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00多户,已经加入到我们产业链上的有1000多户,有了这个产业链,贫困户不仅可以打工挣钱,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还可以通过土地的租赁和流转收获租金和分红。”
 
    “哪里种植高原夏菜,哪里就没有贫困了。”在榆中县定远镇蒋家营村,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伟自信地说。刚开始,蒋建伟公司给农民发放菜种、地膜让农民试种新品种,然后保价收购,种植高原夏菜一亩地可挣5000元至1万元。尝到甜头后,农户的态度也由刚开始的“不懂种”到后来的“抢着种”,好多在外打工的村民现在又回到自家地里开始种菜。
 
    截至2018年底,兰州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8万亩,产量达到167万吨,产值达到36.6亿元,外销量达到100万吨以上。高原夏菜已经成为兰州农业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及知名农业品牌,也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主产业。
 
    旅游观光撑起美丽乡村一片天
 
    “走,榆中素朴李家庄赏花走!”“来了,老弟!”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对于广大兰州市民来说,“素朴李家庄花间田”成了“网红”代名词,无论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月光皎洁的夜晚,花间田总让人感受着浪漫与激情。5天时间里,每个走进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花海园区的游客,都会被亭亭玉立的郁金香所陶醉,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花海中穿梭,有的闻着花香,有的举起手机,抓拍美丽的瞬间……
 
    郁金香花海这一旅游景点,是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一部分,整个田园综合体占地面积达25600亩,总投资34亿元,是全国首批、西北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打造,正是近年来兰州市打造生态绿色农业产业、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兰州市下辖的红古、永登、榆中、皋兰,正在成为兰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与青海毗邻的红古,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经常开展的田园采摘活动,接待了许多来自青海的客人。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兰州市积极落实5大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0个省级示范园区和8个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抓好榆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20个休闲农业园区和农庄建设,引进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3家,认定示范性合作社61家、示范性家庭农场31家,创建和改造提升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旅游示范村12个,全年累计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多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8元、增长9.4%。
 
    “要打好可持续脱贫硬仗,着力建设有‘盼头’的乡村,让我们的乡村越来越美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明珊说。显然,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兴起,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也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到了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在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特色品牌建设延伸扶贫产业链
 
    近年来,兰州市始终坚持突出特色抓一产,一手抓标准化基地建设,一手抓品牌创建,持续推动特色产业扩量提质。2017年,兰州百合、苦水玫瑰、中药材面积分别达到10.74、18.79、26.73万亩,产量分别达到5.11、3.52、4.24万吨,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分别达到457元、263元和140元。培育了一批如“爽口源”“百合源”“兴顺”“九香”“金佑康”等“独一份”“好中优”的特色农业知名品牌。
 
    特色农业知名品牌的培育与壮大也进一步延伸了扶贫产业链。在2018年度“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兰州百合类目在淘宝天猫当日销售总额首次突破300万元大关。仅在“双十一”当天,兰州市七里河区百合销售量达45000多单。其中米家山百合天猫店、陇卉天猫店、农兰百合等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与兰州百合齐名的苦水玫瑰及其相关附加产品,也让更多网友感受到了兰州地产特色农产品的魅力。
 
    2019年的兰州市委农村工作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兰州将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光伏发电等长效扶贫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第三产业,扶持培育一批“扶贫车间”,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可持续脱贫能力。这些扶贫产业链的搭建,将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出兰州农村经济发展更多的潜力与活力,增强兰州农业扶贫产业的“造血”能力。
 
    多元化产业联盟“抱团”走市场
 
    在兰州的许多农村地区,各类种植养殖合作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而正是由于众多合作社的成立,广大农民“抱团”走市场、“打天下”有了更多的底气。
 
    陈长海是永登县教场村恒元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员,负责合作社32座草莓、辣椒种植大棚的管理工作。提起这几年加入合作社的事,他说:“以前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学,生活困难。现在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能多挣一万五千元,条件好了,我家贫困户的帽子也摘掉了。”教场村位于永登县东北部,属干旱贫困山区,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较多。恒元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为教场村村民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带动该村60多名有能力、有技术、有经验的村民积极入股,许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积极加入合作社务工,不再困守家中。就业渠道的畅通,使这一部分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其中部分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彻底摘去了贫困帽子。
 
    近年来,永登县大力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日益提高,带动产业发展及就业的同时,也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成立,一大批贫困户因此得到了就业机会,奔向了致富之路。而在榆中县,为有效解决蔬菜产业形成种植规模后面临组织化程度低、龙头带动薄弱、产品质量效益不高等发展瓶颈问题,全县共培育出榆兴、康源、宏鑫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80家,覆盖17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8万农民。依托产业联盟,带动高原夏菜、百合等特色农产品相继打入了北京、天津等城市,并积极开拓了东南亚和中亚各国的高原夏菜销售市场,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据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市工商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5075家,其中国家级31家、省级97家、市级227家;家庭农场达到2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9家。坚持把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提升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兰州市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兰州市认定10家单位为兰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
  • 兰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
  • 兰州市农业信息员培训会召开
  • 兰州市农业信息员培训会召开
  • 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获批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