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
和青藏高原
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从60万米高空俯瞰
甘肃犹如一柄玉如意
镶嵌在中国西北
祁连山脉
我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其丰沛的冰雪融水
滋养着河西走廊

甘肃正在经历一场绿色蝶变
十大绿色生态产业
成为发展新“底色”
向绿色转型
谋绿色崛起
成为发展新目标
不知从多久前开始
伴着阵阵驼铃
一路路商队
沿着中国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河西走廊
从西域运来一车车货物
还有一个个讲不完的古老故事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
月牙泉和鸣沙山交相辉映
诉说着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传奇

“敦,大也;煌,盛也”
那时而掠过敦煌天空的
漫漫风沙中
仿佛涌动着
千年壁画的辉煌与神秘
敦煌莫高窟
这座沙漠中的美术馆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
自4至14世纪连续开窟造像
形成南北长1000多米的石窟群
一个个沉睡着千年宝藏的石窟
让多少游客魂牵梦萦
又让多少文物工作者
甘愿用自己的芳华陪伴着敦煌

2016年
“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
全球观众可在线漫游
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图像
现代科技
让古老的莫高窟焕发出新的生命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让世界目光再度聚焦敦煌
“一带一路”共建
正在焕发古老丝绸之路新魅力
始建于1372年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
雄踞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是河西第一隘口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口
漫漫黄沙,日月更迭
600多年过去
大美雄关依旧巍然矗立

甘肃全省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
居全国第二
3852个编码点段的保护范围
和建设控制地带
已在2016年确定
相当于为长城保护办理独特的“身份证”
张掖丹霞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是国内唯一的
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如今张掖七彩丹霞是甘肃最火的景区之一
游客们在流连中
感受自然之美,感悟和谐之道

兰州
一条河穿城而过
一碗面抻出江湖
这座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的城市
坐落于黄河之滨
演绎着百种风情
一场持续的“蓝天保卫战”
让兰州市这座曾经
“在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如今有了“兰州蓝”的响亮招牌
一年中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已稳达八成以上

文化兴丝路再盛
生态美游客纷至
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甘肃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92万
降到2018年底的111万
贫困发生率由33.2%降到5.6%
全长近7000公里的陆上丝绸之路
在甘肃省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黄金段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
向西、向南开放速度不断加快
丝路古道迎来多向开放繁荣
从飞天壁画到神舟飞船
甘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交响丝路上
如意般的甘肃
也在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