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兰山上的三台阁是兰州市区内的最高点,站在阁上,整个兰州城一览无遗,因此也是兰州市民和外地游客最爱的兰州“打卡”地。4月7日,记者从兰山公园三台阁修缮工程项目部获悉,三台阁修缮工程已于3月18日开工,计划工期8个月,预计今年11月底前完工。
4月7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三台阁已被围挡,工人也已开始在脚手架上作业,目前在进行地基加固。该项目的现场技术负责人王福告诉记者,本次修缮主要包括墩台和三台阁本体修缮,其中墩台底层面积为598平方米,墩台高10.85米,三台阁高度13.75米。修缮内容包括地基加固、植被清理、青砖补砌、裂缝灌浆、重做三台阁的防排水措施等。其中,植被清理部分,需要人工手动清理覆盖于青砖表层植被,修缮时,首先要彻底手工清除青砖上生长的植被,然后再施以药物灭杀,杜绝植物的再生危害。由于三台阁植被病害以低矮灌木为主,除草剂需要量较大才能彻底杀死植被根系。
另外,《兰山公园三台阁安全性评估报告》中显示,三台阁基础未见明显沉降,承载力满足要求,但包砌青砖墙体存在明显竖向裂缝和斜向裂缝,这是由于植被根劈作用和雨水下渗所致,会影响建筑观感和青砖的耐久性,门窗、栏杆等围护系统功能丧失等原因,因此需要修缮。
——延伸阅读——
历经五毁六建,今再修缮
三台阁始建于元朝,二次重建则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建时完全按照《史记·集解》“魁下六星两两相比曰三台”的天象理念为建筑格局,即筑三个墩台,在中台上立重阁,由此始称为“三台阁”。
十年后,即乾隆四十六年,循化苏四十三率撒拉族及清军围攻兰州,三台阁“毁于兵焚”。第三次重建是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陕甘总督杨遇春“因世民请,捐俸建”。到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三台阁“再毁于兵火”。第四次重建是民国七年(1818年),兰州各界士绅倡议集资复建,年末竣工,岂料仅二年,即民国九年(1920年12月16日),甘肃宁夏交界处隆德、固原一带发生8.5级大地震,涉及兰州,“震坏其第三层楼,逾年全楼尽倾”。第五次重建是在1983年,经过一年努力,利用仅存中台残垒,外裹青砖,上建重楼,终使这座历史文化名胜以部分再现雄姿。至此,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三台阁,历经五毁六建,巍然屹立在皋兰山顶,成为观赏兰州市容市貌的绝佳胜地。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