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大师吴与弼三度坚辞朝廷官职

时间:2011-12-20 18:40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温凡 点击: 载入中...
 
一代大师身后的理学温度

  提到理学,我们一般都会讲宋明理学。

  宋朝是理学的创始和兴盛阶段,明朝则是理学的全面推广阶段。如果说朱熹和二程是宋朝理学鼻祖的话,那么王阳明则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明朝理学的代表人物。但是,王阳明之前,有个理学大师不得不提,他就是“崇仁学派”的创始人吴与弼。很多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吴与弼的理学文化是王阳明的理学思想源头。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流转,吴与弼被淡化得鲜为人知,但他所创立的理学思想,近年来却在不断升温。

  理学文化的民间交流活动频频,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潜心钻研的热门课题,映衬出“理学之乡”的尴尬

  “只有走出省门,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吴与弼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只有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才能了解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吴氏理学思想的热切程度。”对吴与弼思想有着深厚研究的原崇仁县文联主席段文华说这番话时,言语中有一种掩不住的失落。

  9月中旬,他应邀到广东江门参加“第二届白沙文化节”,感触颇深。这项以传播和弘扬明代理学家陈白沙思想为主旨的文化盛事为期一个月,主办方通过古琴演奏会、书画活动、白沙国学讲堂、白沙文化理论研讨会、敬老慈善文艺汇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感觉到当地民众由此而生的骄傲。

  陈白沙,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颇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江门学派”创始人,被誉为“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他还有一个构成这些光环基本元素的身份:吴与弼的弟子。

  近年来,全世界研究吴与弼思想的学者及学术机构很多,国内各大高校也有众多专家学者将“两吴”理学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记者看到一份不完全统计数据,近10年来,涉及吴与弼理学思想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就有近百部(篇),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涉及数十所高校。其中《吴与弼和崇仁学派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段文华告诉记者,以“两吴”为主题的理学文化民间交流活动经常举办,尤其是吴与弼两个弟子的家乡广东江门市和增城市。相比之下,元明两代先后出了吴澄、吴与弼两代理学大师,被称为“理学之乡”的崇仁却有几分冷清。譬如作为吴与弼出生地和思想成形地的家乡,已经找不到任何遗迹,提起吴与弼和他创办的“崇仁学派”,大部分民众都说不清楚其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对此,段文华每每陪同国内外前来探寻吴与弼大师故地的专家及学者时,都是无可奈何,甚至还有几分内疚。

  三度坚辞朝廷官职,推动儒学向工农商贾转向,吴与弼创立的“崇仁之学”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下移的发端

  在吴与弼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他被朝廷召入京城,却三度坚辞皇上授官的情节。

  据史料记载,吴与弼6岁入学,19岁赴京师金陵求学。偶然读到宋代理学创始人朱熹的著作,当即放弃科举考试返回家乡闭门钻研。21岁开始讲学,从学弟子甚众,其中不乏学有大成者。而众弟子中有一位叫娄谅,娄谅学成后教出了一名学生,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理

  学大师王阳明。明天顺初年,年近古稀的吴与弼已经成为儒家高行,声名远扬。朝廷派出专人召他进京。英宗皇帝下谕“烦辅东宫”,希望吴与弼教授皇太子。这事搁谁头上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喜事儿,但吴与弼却以“少贱多病,杜迹山林,本无商行”为由请辞。之后英宗三次挽留,三度坚决请辞。最终,英宗只有派遣官员将其送回,并以禄终身。

  这段传奇有证为凭,其证据由吴与弼的后人一直保存至今,视为家族之宝。究意是什么呢?是英宗遣人送回后,下发的一道圣旨。在崇仁县六家桥乡曹坊村委会庄下村的吴氏宗祠,吴与弼的后人吴乾生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了这份代代相传的圣旨。记者认真阅读,上面详细记载了这段应召入京却三度请辞的过程。英宗非但没有怪罪吴与弼,在圣旨中还要求当地的地方官员善待这位理学大师。

  其实,宁做学问不为官的吴与弼完全有拒绝英宗皇帝的底气。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劳动与读书相结合”。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劳动中讲学,在劳动中授教,在劳动中悟“道”。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正是源于吴与弼的这一教育思想。同时,吴与弼敢于挑战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儒轻商思想,提出“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推动工农商贾儒学化,并造就了明代以来,一大批学士放下身段经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儒商阶层,影响至今。

  国学研究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研究吴与弼教育思想多年,他指出,吴与弼及其所开创的“崇仁之学”,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的作用。清代学术史家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时,以吴与弼的“崇仁之学”为开篇第一卷,并称:“微康斋,焉得后世之盛哉?”同时,发生在明代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下移,是由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推动并完成。而此前,吴与弼发儒学往工农商贾转向之端,推动中国文化教育发生了纵向的传递传播,使儒学由上而下,走向社会下层民众,走向工农商贾,意义重大。加之,王阳明的老师又是吴与弼的弟子,由此众多专家学者均认为吴与弼创立的“崇仁之学”是第二次文化下移的发端。

  文化印迹逐渐湮灭的大师故里,一群热心理学文化传承的民间人士,期盼唤醒当地文化自觉重现理学光彩的梦想

  由崇仁县城驱车北行,约20公里,就到了小陂。

  这个见证着吴与弼理学思想从初始到成熟全过程的小村落,曾经学子云集、声名远扬,如今已古迹无存。当年讲学的“康斋书院”所在地,在上世纪80年代建起了一幢砖瓦平房,将遗迹抹得干干净净。只有巷道上几块被磨得光滑的块石,仿佛在向叹息着逝去的岁月,向偶尔前来探寻的人们讲述着过去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记者眼前仿佛浮现出往日小陂曾经有过的繁盛,其间依稀有一位布衣长衫的老者在田园里耕耘,在书案前挥毫疾书,在学馆里对学子们谆谆教诲。

  从京师回乡后,吴与弼继续潜心研究他的学说。明成化五年(1469年),这位差一点就成为了成化帝老师的理学大师卒于家乡,终年79岁。

  从崇仁县城驱车,往另一个方向,依旧是20余公里,庄下村。

  沿一段山路上行,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一个名为罗源岗的山坳,一块微微隆起的坟冢隐于丛生的杂草之间,只有冢前一块红石质地的墓碑,记录着主人的身份:“明吴康斋之墓”。

  一代理学大师,就在这里化为一抔黄土。

  不远处有一辆推土机正在施工,施工人员介绍,他们正在修通一条可以通车的路,专门用于运送修葺吴与弼墓地所需的材料。这项耗资巨大的工作,完全由民间组织自发筹资进行。

  2008年,崇仁一群热心于吴与弼研究的人士,发起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会,段文华就是该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他告诉记者,“崇仁之学”是吴与弼留给世人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会将竭尽所能,结合当代社会实际,唤醒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重现“理学之乡”光彩,努力成为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股重要助推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生命都如流星般稍纵即逝。吴与弼和他的理学思想,却在他故去数百年后,在身后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让人感觉到有一种绵延不断的生命的温度。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司马懿:潜伏大师“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
  • 希特勒曾创建学校教狗说德语
  • 吴起为何引发千年争议
  • 赵之谦奇招“捧红”吴昌硕
  • 梅兰芳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 齐白石用“白菜”换白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