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果养活了几亿中国人

时间:2011-12-26 16:49来源:摘自《文汇报》 作者:王珊 点击: 载入中...


        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李振声著有《小麦远缘杂交》等专著。

“你最好不要这样算”

  大年初三,记者再度来到李振声家中。

  落座后记者开始提问。

  “小偃6号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呢?”

  “600公斤左右吧。”

   “小偃6号大面积推广有多少年了?”

  “目前它的种植面积比较少了,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陕西省的骨干品种推广有十五六年的时间吧。”

  “那累计播种面积有多大呢?”

  “你最好不要这样去算它。”听出记者问话的用意,一向谦和的李振声立时严肃起来,“有人喜欢拿出一两个高产,或者超高产的品种说推广了多少,可以多养活多少人。我很不喜欢这样算。你最好不要这样写,这不客观,会造成误导。虽然高产的品种在实验田里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但我国全国粮食平均亩产才只有300多公斤。小面积上的产量突破只展示了一种前景,但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要靠大面积的稳产,而不是一两个高产、超高产品种。”

为糊口“闯”入科学之门

  这样一位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活了几亿中国人的大科学家,当年步入科学之门的初衷竟是为了糊口。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虽然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先私塾,后学堂。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辍学后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营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提供食宿”四个字吸引了李振声。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考了,没想到考上了。

    忆及当年,李振声说:“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

  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一走就是50年。

    当时正赶上西北小麦产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减产20%到30%。李振声说:“当时我就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当他的研究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社教运动”开始了,有人说他的研究都搞了8年了还没见成果,是脱离实际,要他放弃。“当时看到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怎么忍心放弃啊。”

  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小偃6号的成功,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谈到这些,李振声只是淡淡的一句:“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23年磨一剑

  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率先提出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确立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他培育了一批既可活化土壤,又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良小麦品种。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军统“三剑客”最后归宿
  • 欧阳修:“富养”出来的文人
  • 军统“三剑客”最后归宿
  • 为画虎而养虎:民国奇才吴公虎
  • 慈禧太后文化学养不高 世间流传书画多为代笔作
  • 尼克松女儿谈毛泽东:十里外就能呼吸到他的个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