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条险露中美天机

时间:2011-12-27 12:50来源:读友报 作者:轶名 点击: 载入中...

  人民大会堂垃圾桶里的一张纸条,为何险些泄露惊天秘密?当时中美之间的最高机密又是什么?究竟是谁在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本文将一一揭开谜底。

  1971年7月10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服务员接到通知,周总理当天有一个会见,会见后有一桌宴会,至于会见的人是谁,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告知他们。

  服务人员张劲智回忆说,来访的是三位外宾,可以看出,主宾之间显得很生疏,三位客人落座后,举止拘谨,神色紧张,而周恩来的表情也颇不轻松,显然这是一次艰难的会谈。中午,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宴请客人,宴席就设在福建厅的屏风后面,像往常一样,每个座位前面都摆放了座签。宴会结束后,服务员收拾桌子,把座签也扔进了垃圾桶,没想到这一扔差点泄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张劲智回忆说,收拾完会场以后,时任人民大会堂党委书记的刘剑问:桌上的名单呢?我说名单都倒了。刘剑刹那间变得十分严厉地说,给我找去!把我训了一顿,我赶紧去找。西北小院有个垃圾房,我就扒着垃圾,一个一个把名单找了回来。直到刘剑亲自把一张张名单仔细核对完,确定没有丢失后,我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找到后我仔细看了一下,到底这是什么人,上面怎么全是英文。座签的名字是:Henry Alfred Kissinger,基辛格。这位时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7月10日从巴基斯坦秘密飞到北京,总共停留了48小时,跟周恩来进行了7次会谈。基辛格此次秘密访华是奉尼克松总统指示,探讨中美两国建交的可能性。在当时的国际形势背景下,这次基辛格等人秘密出访中国,是中美两国最高机密。如果名单被泄露出去,后果将难以预料。

  三个月后,张劲智又在大会堂见到了那位神秘客人。基辛格再度访华,这次是为尼克松总统访华打前站。1971年10月26日,在基辛格从北京前往上海途中,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的消息,中美关系改善的步伐随之加快。1971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宣布访问中国。

  人民大会堂接到指令准备迎接第一位来访的美国总统。周恩来来到人民大会堂,细致地要求工作人员对各种设施进行严格检查。

  人民大会堂里有数以万计的灯,就是从那时起,所有的灯都采用了双灯泡加防护网。张劲智回忆说:周总理说一个是要安全,第二个不能灭一个灯,所以大会堂的宴会厅以及各个厅室都这样了,变成双灯泡。还有灯罩全部加了防护网,用一种特殊材料制作的防护网,碎了以后也掉不下来。为了迎接尼克松总统的到来,人民大会堂里面进行了自文化大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打扫和清理。那时候就开始把一些语录都撤掉。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一张暴露江青野心的合影
  • 一张1949年贺年卡:见证人民军队解放太原的历史
  • 1977年邓小平亲自批准一张私人护照始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