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马占山

时间:2011-12-27 23:24来源:党史文苑 作者:陈支农 点击: 载入中...
  马占山,字秀芳,陆军上将。出身绿林,发迹于奉军。“九一八事变”后,他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奋起抗日,血战江桥,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名将。
从山大王到奉军将领
    马占山生于1885年11月30日。1903年,19岁的马占山为了多赚点钱,到大地主姜大牙家放牧。不久,因一匹马走失,姜大牙硬说是他把马偷卖了,将他送往警察局拷打逼供。倔强的马占山恨透了姜大牙,决心要报仇雪恨,于是瞒着父亲和妻子,上了黑虎山,结识了早已在这里“落草为寇”的“弟兄”数十人。由于他精明强干,兼有一身善于骑射的好功夫,为人又豪爽,讲义气,不久便被推为头目,过着占山为王的草莽生活。
    1904年,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爆发。马占山亲眼看到家乡民众遭受到帝国主义的蹂躏,非常愤慨,再也不愿在绿林中混迹下去,决心寻找一条出路,为民族建业立功。
    1911年,马占山得到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的赏识,任他为四营中哨哨长。自此,随着吴的青云直上,马占山也步步高升。到1925年,他已经是张作霖麾下骑兵第二军军长。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他被调任黑河警备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兵不血刃地侵占了我国东北辽宁、吉林两省,接着又于11月3日集中兵力向我黑龙江省大举进犯。
江桥之战掀起抗日浪潮
    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进行武装抗日,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各地人民、各界人士、爱国学生寄发的电文和慰问信,有如雪片飞来。各界慰问团携带慰劳品和现洋,奔赴前线,慰问马部全体官兵。著名的教育家、诗人陶行知写了一首《敬赠马占山主席》的诗: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来自四面八方的慰问电和声援信,把马占山誉为“抗日英雄”,这更激起他的爱国热情。
    马占山部全体官兵斗志未减,他们仍希望民国中央政府赶快组织或调集各地义勇军,收复失地。1932年2月4日,马占山和全体将领联名发电,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弱点,认为日本侵略者是可击败的。此电发出后,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赞许,但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方针下,马占山的抗日主张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摈斥。而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加紧对马占山施加军事压力和诱降攻势。日寇从锦州调遣部队北上后,多门二郎师团、铃木旅团得到了增援,立刻以重兵压境之势,向马部缩小包围圈,步步紧逼。马部处于聚而被歼的危险境地。
    日伪对马占山的诱降,在江桥抗战时就已开始,溥仪曾以封马为北段总司令为诱饵,劝他归顺日本。马退到海伦,在受到日伪包围的威胁后,进行劝降活动的汉奸、特务更是接踵而来。日寇见多次对马诱降均未得逞,便以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为首,率领随从及《朝日新闻》、《明新闻》和英、法、德等国记者,在汉奸赵仲仁的导引下,不顾马占山的反对,强行过江会谈。当晚,马占山首先分别接见了中、外记者团。他对记者说:“无论日本人如何前来利诱威胁,我绝不能为降将军,或与日方妥协。”他还要求记者发表消息要一致,以免因日本人来此而使外界发生误会。直到午夜12时,才接见板垣等人。板垣向马占山提出:“双方以前冲突已成过去,此后当各不相犯,以保持东亚和平;东北地方在目前环境支配下,中日两方确应有彻底合作之必要……希望贵主席能变更抗日举动,对于关东军之真意,予以完全同意……仍将黑省军政权交由贵主席担任。”马回答说:“关于贵代表所提第一项,本主席极端赞成……关于第二项,本主席亦极表同意,但必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为诚意的亲善。东省为中国领土,黑龙江此次所采取之行动,纯属自卫,本主席只知中国中央政府,不知其他……”
    会谈后的第二天,日伪报刊大肆渲染,用大型合影照片,证实马占山投降。对此,他于9日发表通电,澄清事实真相:“夫人孰不死,与其奴颜婢膝以苛生,曷若救国为民而早死,此中去从,已见决心……”       
再举抗日旗帜
    马占山脱出日本人的控制后,重新举起抗日大旗,驰骋于东北边陲的抗日疆场。
    在黑河,马占山重新组织了黑龙江省政府和军署机关,并以东北边防副司令兼省主席名义,通令各县,所有行政系统,一律听从省政府之领导,“违者以叛国论罪”。接着,他将绥兰路的部队调回嫩江,加强与黑河方面的联系;将原窦联芳所率的五个保甲大队,改编为三个步兵旅;电召潜居呼伦的苑崇谷和在齐齐哈尔的暂编第二旅速至黑河待命。
    5月初,他返回海伦,联合黑吉两省抗日义勇军进攻哈尔滨。此时,活跃于黑龙江省东部的民团、抗日义勇军计有七万余人。他们联合省内各县抗日力量,成立了黑龙江救国军,并一致推马占山为总司令。15日,他兼任前敌总司令,与副总司令吴松林、前敌总指挥石兰斌一道统率三军,向哈尔滨方向挺进。23日,由于马部出敌不意,在呼兰地区将日寇打得大败,一气将敌驱至松花江边。不料,作为内应的马占山旧部程志远,在关键时刻为日寇收买,叛国投敌,率部反戈回击,切断了呼海路上的各支抗日部队,援救了退哈之日军。
    溃退的日寇得到程部叛军的掩护后,即向马占山部发动了强大的攻势。由于敌强我弱,马部伤亡很大,突围后转入兴安岭,但日寇尾随紧追,不久,马部又被重重包围,一场激战,部队被打散,伤亡惨重,马占山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只剩十一粒子弹,加其余五人,子弹也不足百粒,他们搜山,我们藏于树内。眼见有八个日本兵托着枪,凶神似的,一步一步搜来。……我们看他们行近,一枪一个,将八个人全打死,又拾起他们的枪,用他们的子弹,打出重围。”
    马占山突围后,收集余部不到百人,潜入大青山,以草根树皮充饥,历尽千辛万苦,在密林中辗转了五十多天,才脱离险境,到达龙门县。在龙门县联络各路义军,于10月16日兵分三路,攻打齐齐哈尔,但终因敌强我弱,兵力分散而节节败退。紧接着,他又将各路义军集结于拜泉、明水等地,拟于12月初分六路进击黑省敌寇。但由于事先暴露了计划,日寇先发制人,集中重兵,分七路向拜泉进逼。马部与苏炳文、张殿九部被敌分割,互相不能应援,12月3日,苏炳文、张殿九战败退入苏联。不久,马部孤立难支,也被迫退入苏境。
    先后进入苏境的马占山、苏炳文等抗日官兵,共有三万余人,后经两国政府商定,分8批借道新疆,转回内地继续抗日……马占山等高级抗日将领在游历了苏联、波兰、德国、意大利、印度、新加坡后,于1933年6月6日,经香港回到上海。
    在上海期间,马占山见热河失守,长城抗战失败,华北危急,决心“请缨”再战。当探知蒋介石在庐山,他便亲自上庐山找蒋。在蒋接见时,他劈头就说:“我这次找蒋委员长是来要碗饭吃的……”弄得蒋介石十分尴尬,便委任他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的空衔,每月薪俸大洋500块。请缨不就,却获得蒋介石的“恩赐”俸禄,马占山哭笑不得。不久,便离开南方,回到他的家属住地天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从天津赶往南京,向蒋介石请命抗战。是年8月21日,他被蒋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兼管东北四省招抚事宜。他受命后,非常兴奋地对随从张凤歧等人说:“你们今天也要杀敌,明天也要杀敌,这回敌人杀到我们头上来了,赶快收拾,随同我到前线上杀敌吧!”24日,他到达大同,即着手以刘桂五的中央骑兵第六师和李大超的国民兵团为骨干,编组挺进军,成立挺进军司令部。在大同时,他重视开展政治攻心战,瓦解伪军,先后招抚和收编大量伪蒙军,壮大了挺进军的力量。
为政讲德识大体
    1938年3月中旬,他带领参谋长戴齐仁、秘书鹤龄,交际科长杜海山、副官张凤岐等人,到重庆去请示蒋介石关于部队的补充和今后作战部署等事宜。8月下旬,由重庆返回时,他想到挺进军的作战和辎重运输曾多次得到延安方面的援助,因而决定途经延安晋见中共领导人毛泽东。
    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专门召开了欢迎晚会。毛泽东主席代表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致欢迎词,热烈欢迎抗日名将马占山将军来延安访问,并对马占山将军的抗日行动,给以高度评价。此后,他在延安住了一段时间,通过访友和参观,对延安的一切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直到9月下旬,他才抱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向延安惜别。
    马占山回到府谷后,着手重新整编部队,健全组织,坚持抗日斗争。时隔不久,马占山被蒋介石委任为第十二战区副司令,率部防守黄河右岸,在左起胡四太行、右至马棚区地区布防。1940年5月3日,国民政府再度任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此后,他就以此身份进行抗日复土活动。
    马占山率部在府谷的哈拉寨住了七年之久。在这期间,虽然困守黄河,但他对当地的建设,特别是文化、慈善、教育等方面,是比较重视的。他在那里建筑了书院、育婴堂等,特别是他为纪念抗日牺牲的烈士修建了“忠烈祠”,颇受当地百姓的称赞。傅作义将军还亲自为“忠烈祠”题词:“浩气长存”,邓宝珊将军题词:“碧血有痕留战垒,青年无语拜碑亭”。当地百姓为感谢马占山所做的有益于人民的事,特意为他立了一座“德政碑”。
    他对部队训练抓得很紧,对部队军纪管束极严。对于严重违犯军纪和损害老百姓利益者,都要在庙前敲钟召集群众,当众宣布罪行,然后用牛车将犯人送到刑场枪决。所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哈拉寨的牛车坐不得,大庙的钟声听不得!”
致力北平和平解放再立新功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抢占东北抗日胜利果实,设东北行营和保安司令部,马占山被任为委员。9月初,他受蒋介石之命,率部配合傅作义部进犯绥东和察西等解放区。不料,他的部队渡过黄河,第一次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打仗,就在平绥路柴沟堡一带被打得大败。不久,他就请假去北平治病。1946年10月,他被调任东北副司令长官,但他仍在北平养病,未去就职。后来,在蒋介石几次动员,熊式辉、杜聿明多次电催下,他才于1947年4月17日到达沈阳。20日,在市府广场召开的欢迎大会上,他接受各界赠给他的抗日“民族英雄”大锦旗一面。
    在职期间,他深感自己这个挂名副司令,连动一兵一卒的实权都没有,而且自己助纣为虐的行径,使得过去的影响,很快烟消云散。到卫立煌上台后,东北形势更是急转直下。他认为大势已去,蒋介石必败,于是以治病为名,于1948年10月下旬,乘机飞往北平。
    天津解放后,蒋介石用飞机接马占山去南京,马拒绝南逃。傅作义部队里的三位师长,慕新亚、栾乐山、刘化南,都是马占山的旧部,关系极为密切。马占山拒绝南逃,也是想为他们留一条后路,同时认为有了三个师的兵力,可以随时应变。
    马占山和傅作义是“拜把兄弟”,关系密切,他与王之相会面后,便去见傅作义。傅见马占山抱病前来,就对他说:“您是旁观者清,今天抱病前来,我很感动,咱们好好谈谈!”马占山当即讲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认为和平解放北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劝傅作义早下和平交出北平的决心。此后,他又接受北平中共地下党的要求,邀请邓宝珊来平,一起劝傅作义和平起义。当傅作义接受和平谈判,考虑谈判代表人选时,马占山又向傅作义建议,派邓宝珊去比较适宜,傅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促进了和谈的顺利进行。1949年1月上旬,傅、马、邓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响应和平号召,宣布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寓居北京。1950年6月初,他接到毛泽东主席托人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出席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他非常激动,但因癌症缠身,没能参加会议。对此,他深觉遗憾。11月,他见自己的病转重,叫女婿陶英俄代笔,留下了感人的遗嘱:“……我亲眼看见我中国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之领导下,全国人民获得解放,新民主主义已顺利实现,人人安居乐业。我生平中之新型国家,已建设起来。我虽与世长离,但可安慰于九泉之下。我嘱尔等务须遵照我的遗嘱,在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诚心诚意去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到底,实事求是做事为人,不可稍懈。”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逝世于北京寓所。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苏联二战名将曾警告蒋介石反内战结交中共将领
  • 黄文田从武状元之后到海军名将
  • 马占山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
  • 英国名校毕业生抗日捐躯
  • 薛仁贵征辽是如何“瞒天过海”的?
  • 抗日战争期间屈死的国民党将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