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则重庆公演大型历史剧《屈原》的消息,演员阵容十分壮观:郭沫若扮演屈原,马彦祥扮演宋玉,老舍扮演子兰,沈慧扮演南后,于立群扮演婵娟,孙伏园扮演子椒,曹禺扮演靳尚,邓初民扮演张仪,罗荪扮演钓者,王亚平扮演渔夫,孙师毅扮演詹尹,夏衍扮演更夫,陈白尘、常任侠等扮演群众。
但这是一个误传,直到36年之后,才由当事者出面澄清……
1942年春,郭沫若仅用11天时间写成的历史剧《屈原》,由中华剧艺社很快排成后在重庆公演,演出时盛况空前,非常成功。
郭老在当年的4月28日给在桂林的友人的信中自己也说,这次《屈原》演出“大家都觉得满意,我自己也很满意,演员诸友的努力实在是值得敬佩。金山兄的戏特别重,演得非常认真,我们都替他担心,怕他吃不消,但他演了十五天十六场,却丝毫也不带倦意,实在值得赞叹。白杨兄演南后,一般的批评说是她比以前所演的任何戏都好”。郭老还给友人寄去了自己的新作《赠演员诸友》十四首七绝,足见他对这次演出成功的无比高兴。
“戏拟”串演名单
当时,夏衍刚从香港回到重庆,他在4月29号给桂林的友人的信中,提到有关《屈原》演出的“一个笑话”:讲到演戏,顺便告诉你一个笑话。这笑话大概已经传遍桂林了,由于《屈原》的演出成功,有几个戏迷在郭老家里聊天,偶然高兴戏拟了一个由文艺工作者来串演《屈原》的名单。后来不知给哪一位好事者拿出去当做真的事而发表了,弄得大家啼笑皆非,我们对于这种开玩笑的态度,颇有一点愤慨。今天接桂林朋友来信,知道这件事居然成为了“这几天来朋友们谈笑的中心”,可知渝、桂相隔匪遥,而真实的消息还是隔膜得很。
这就是这份笑话名单当初出笼的真相。
接着,5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又作为“重庆航讯”登载了这则“消息”。
事情过去36年之后,在1978年4月23日,即郭老逝世前的50天,《北京日报》发表了艾克恩的《从郭老主演〈屈原〉想到的》一文,旧事重提,居然又引用了这份名单。现将此文照录如下:“郭老写过不少好戏,不愧是一位优秀剧作家,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郭老上台演戏的事,恐怕知道的人就甚少了。郭老究竟演过哪些戏,尚不清楚。但自编自演《屈原》,则是千真万确的。”
1942年5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则重庆公演大型历史剧《屈原》的消息,演员阵容十分壮观:郭沫若扮演屈原,马彦祥扮演宋玉,老舍扮演子兰,沈慧扮演南后,于立群扮演婵娟,孙伏园扮演子椒,曹禺扮演靳尚,邓初民扮演张仪,罗荪扮演钓者,王亚平扮演渔夫,孙师毅扮演詹尹,夏衍扮演更夫,陈白尘、常任侠等扮演群众。
事实上,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时曾写明“此间(重庆)文艺界拟于最近为自港脱险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募捐及纪念第二届诗人节公演《屈原》,其演员阵容,均由在渝作家扮演”,并在刊出的名单前还加以“兹内定”三字,可见发表的还只是尚未成为事实的消息。
误传郭老亲自导演
1978年6月22日,即郭老逝世后的第10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悼念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一文,其中又提到“特别是他亲自编写、导演驰名中外的革命历史剧《屈原》,还亲自担任主角。
此处不但继续误传郭老的自编自演,更误传他曾经亲自导演。
其实,《屈原》前后两度演出(1942年在重庆,1953年在北京)均由陈鲤庭导演,郭老从未担任过导演。
这个在抗战时期热闹了一阵的笑话,不料36年后又死灰复燃,就不得不引起于立群及其他有关同志要考虑它的后果了。于是,金山在7月9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郭老从未扮演屈原》一文:
4月23日《北京日报》刊登艾克恩的《从郭老主演〈屈原〉想到的》一文,称郭沫若同志曾在重庆亲自扮演屈原,说这“是千真万确的”;又称老舍、曹禺、夏衍……10多位作家和知名人士同于立群同志都一道参加了《屈原》的演出。6月22日《人民日报》也有文章谈到郭老曾在重庆亲自扮演屈原。其实并无其事。对此,于立群同志可以为证,当年扮演《屈原》中的南后的白杨同志,扮演婵娟的张瑞芳同志,扮演宋玉的石羽同志,还有其他许多演职员以及扮演屈原的我,都可以作证。于立群同志认为,此事若不在当事人都可以作证时,予以澄清,势必在今后研究我国现代文学戏剧史和郭老的文学创作、革命生平时,造成误会,她在病中委托我向读者说明事实,以免以讹传讹,简而言之,郭老从未扮演过屈原。
至此,1942年好事者戏拟的一个笑话,到了1978年由当事人出来正式更正,事情才终于澄清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