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冠上的两条石龙雕刻精湛
碑身长约2.8米
古碑现身!
昨日中午,挖掘机在濛阳镇挖下水道时,石碑重见天日。碑身长约2.8米,宽1.2米;经辨认碑冠是二龙戏珠共抱石刻“圣旨”。
碑主是谁?
碑身中刻“崇祀乡贤”,左刻“晋赠中 大夫”(中间一字无法辨认),右刻“诰授奉直大夫”。下刻“曾公 讳 文辅大人神道”。
初步勘查…
这是彭州市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圣旨碑。由于信息有限,墓碑年代及主人身份有待进一步考证;今日考古人员将进一步考察。
昨日中午,彭州市濛阳镇濛江北路施工现场,挖出一块圣旨碑,碑身长约2.8米,宽1.2米。“这是彭州市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圣旨碑。”昨日下午,彭州市文管所有关负责人强调。目前,考古人员已协调有关部门暂停施工,等待考古专家今日对该石碑进一步认定、发掘。
挖下水道
挖出2.8米长1.2米宽古碑
昨日下午2时许,成都商报记者赶到事发现场。现场施工人员说,昨日中午,挖掘机在挖下水道时,一铲将石碑挖成了两截。经辨认碑冠是二龙戏珠共抱石刻“圣旨”。二龙戏珠当中的“珠”已脱离,两条石龙雕刻精湛,鳞片纹理清晰流畅。碑身长约2.8米,宽1.2米。经辨认,上用繁体字中刻“崇祀乡贤”,左刻“晋赠中 大夫”(中间一字无法辨认),右刻“诰授奉直大夫”。下刻“曾公 讳 文辅大人神道”。
据现场考古人员透露,诰授就是诰命封赏。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予爵位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至于奉直大夫是一种散官名,就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或者是官阶不为整的官职(例如三品、五品、六品半),又分为文散官和武散官。宋代,为文臣寄禄官。金、元、明、清各代为文散官。
主人是谁
有待考古人员进一步考证
据了解,接到工地挖出古石碑的报告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彭州市文管所相关负责人相继赶到现场。根据相关规定,考古人员已经协调有关部门暂停施工,并在石碑周围拉起了警戒线,派安保人员进行看守。
“这是迄今为止彭州发现的最大一块石碑,价值很大,其石碑主人也是级别最高的……”经过现场初步勘查,彭州市文管所一名考古人员如是表示。据介绍,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石碑主人的身份。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石碑背后还有文字记载。石碑周围是否存在古墓,也需要进一步考证。由于昨日信息有限,墓碑年代及主人身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今日,考古人员将进一步对该石碑展开考察。
新闻延伸
奉直大夫到底是多大的官?
据考古人员介绍,奉直大夫这个官职出现于宋代,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到了清代,凡是从五品的官员都会被授予奉直大夫。彭州濛阳在宋代称为郡,由于其地理位置,因此之后地位一直不低。相对应是濛阳郡守级别也不低,被封为奉直大夫也就不足为怪了。
濛阳镇曾发现旧城墙遗址
据了解,濛阳镇历史悠久,素有“濛州左都、天彭重镇”之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小组曾在濛阳镇外北“鬼门关”一带和濛阳镇外东谭家碾一带发现尚有残存旧城墙遗址。2008年1月,彭州市濛阳镇文山村3组,考古人员挖掘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汉代家族古墓群,并发现了汉代陶制人俑、摇钱树基座残块等随葬物品。成都商报对此进行过报道,当时考古专家证实,那次出土的陪葬品对研究当时成都平原的丧葬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