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强大的苏联甚少发动战争,阿富汗是个例外。《时代》周刊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场战事,并将其定性为“侵略”。
阿富汗有“亚洲斗鸡场”之称,该地区的形势可以影响到中东、中亚、南亚、东亚等地。1978年,亲苏联的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成为这个国家的新领导人,并且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对阿富汗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塔拉基在改革上追求速度和结果,很快就在各地引发了暴动。
1979年9月,阿富汗总理阿明利用西方特工部门的支持,控制了阿富汗。在他的指使下,塔拉基被杀,超过5万名亲苏政治家和军人遇害。在勃列日涅夫看来,这个阿明也太不拿苏联当回事儿了。此时的阿富汗反对派已拥有4万兵力,并控制了全国92%的领土,美国在波斯湾和迭戈加西亚岛增加海空和快速反应兵力部署。当年12月,克格勃截获的美国情报机关通话显示,美军空降兵准备在阿富汗登陆,以配合阿富汗反政府武装夺取喀布尔。苏联面临抉择:要么丢掉阿富汗,要么军事干涉。最终使苏联领导停止犹豫的决定性因素是,北约决定在欧洲部署能打到苏联纵深的中程导弹。
12月13日,以阿赫罗梅耶夫大将为首的苏联作战小组抵达毗邻阿富汗边界的铁尔梅兹,25日15时,苏联第40集团军的步兵越过国界;27日,克格勃的“天顶”、“雷霆”和“穆斯林营”通过强攻占领阿富汗政府大楼,杀死阿明及其家属,并在裹尸布写上“美国间谍”。与此同时,早已集结在苏阿边境5个师的苏军在1700多辆坦克、2100辆装甲运兵车、400架作战飞机的支援下大举入侵阿富汗。
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震动了美国朝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卡特就发表声明,宣布了所谓的“卡特主义”,表示将不惜使用武力对付苏联向中东的扩张,70年代的美苏缓和从此结束。美国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多种新式武器。1980年1月14日,《时代》周刊做了跟进报道,封面话题为《莫斯科的大胆挑战:入侵阿富汗》。苏联悍然入侵一个不结盟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也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就连沙特的“富二代”本·拉丹都看不下去了,他作为志愿者赶到阿富汗加入抗击苏联的斗争。1986年的《时代》杂志在一篇采访中,通过反抗军领袖之口称赞拉丹是一个英雄:他永远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跟农民一起过日子,还自己挖战壕,他是一个神勇的战士。
如果人们回头来看1981年初的《时代》周刊,就会发现封面标题没有起错——莫斯科当时确实做了一个大胆的挑战。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这场不义之战快打不下去了。苏联出兵阿富汗,打了那么多年,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使自己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蒙受了重大损失。苏联每年的战争费用估计在25-3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约240-300亿美元。苏联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战场上的失利以及战争的创伤引起了苏联国内人民的强烈不满。1988年4月14日,苏联、阿富汗、美国、巴基斯坦四方终于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协议。按协议规定,苏联自1988年5月15日起撤军。
1989年2月15日,阿富汗北部山区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由70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苏联车队,在没有举行任何欢送仪式的情况下,冷冷清清地驶离了阿富汗北部边境城市海拉顿。莫斯科时间9时55分,当最后一辆装甲车驶过阿苏边境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苏军司令格拉莫夫中将从车上跳下来,向围上来的塔斯社记者宣布:“我是最后撤出阿富汗的苏军中的一员。”这场梦魇般的战争结束了。
在一年后的《时代》封面上,人们看到了这个标题《苏联解体——高涨的独立呼声把戈尔巴乔夫的帝国带向四分五裂》。怎么可能呢?苏联这样一个以解放人类为己任的国度,它没有被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干涉扼杀于襁褓之中,没有在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面前溃败,其寿命怎么也不会比罗马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它所取代的沙俄帝国短暂。又过了一年(1991年),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苏联戏剧般地坍塌了。而无论其捍卫者或颠覆者,都没有为之流血,更没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