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徐树铮婉拒孙中山聘请:留在北方 作用更大

时间:2012-06-18 09:04来源:《领导文萃》 作者:徐明 点击: 载入中...



徐树铮(资料图) 


提起北洋军阀,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张作霖等人。与这些人物相比,徐树铮实在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论官职,文,不过是国务院秘书长;武,也仅仅是陆军部的次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在民国前期的政坛上呼风唤雨,气焰张天。他是段祺瑞手下的第一红人,是他最信赖的智囊和得力助手,才华出众,绝顶聪明,人称“小扇子”。仗着段祺瑞的袒护和支持,他锋芒毕露,胆大妄为,飞扬跋扈,一手遮天。他的所作所为,甚至多多少少地影响着民国前期历史的进程和走向。


1901年,二十二岁的徐树铮在济南与段祺瑞初次相遇。当时他去投奔袁世凯,袁时任山东巡抚,段祺瑞是他的武卫右军炮队统带兼随营武备学堂总办。袁让手下官员接待,却话不投机,徐树铮只好回到投宿的客店。正好段祺瑞路过此处,据他回忆:


至旅店拜客,过厅堂,见一少年正写楹联,字颇苍劲有力。时已冬寒,尚御夹袍,而气宇轩昂,毫无寒酸气象……约与长谈,深相契,遂延揽焉。


1905年,段祺瑞又出资送徐树铮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五年之后,三十一岁的徐树铮回国,在段祺瑞手下任军事参谋。为报知遇之恩,他忠心耿耿,从此一生效忠段祺瑞。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已经感到了末日将临。但清政府中铁良、良弼等少壮派还主张再硬拼一下,作最后的决斗。如此,则革命军虽仍能获得最后胜利,但不知还要死多少人。此时,以段祺瑞为首的四十二名清军前方将领突然发出通电,吁请清帝退位,实行共和政体,这顿时使清廷失去了继续挣扎的勇气。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发表退位诏。而那一篇通电,便是由徐树铮撰写。


由于这一事件,再加上1915年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粉碎张勋复辟,段祺瑞当时被推崇为“三造共和”的英雄。殊不知在这其中,件件事都少不了徐树铮的谋划和参与。


而徐树铮极力鼓动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也有私心的一面。他知道如果实行共和政体,段祺瑞就不难登上权力的顶峰。而如果袁世凯当上了皇帝,以后的天下可就是袁克定(袁世凯长子)的了。



解放以后,在国内的出版物中,徐树铮都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民国人物传》中说他:“依靠日本扶植,在当时的政局中纵横捭阖。收买政客,操纵选举,包办新国会,把持北京政府,宣扬反动政见。”


其实徐树铮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祸何止是这些,他极力推行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派兵攻打南方的护法军。直皖战争完全是因他而起,第一次直奉战争与他在背后煽风点火也有很大关系。这一系列战争使得国家疮痍满目,人民流离失所,徐树铮难辞其咎。


时代到了今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主观而客观,从割裂到完整,包括对像徐树铮这样的人。比如他的坚持反对帝制和为收复外蒙所做的努力,同样会得到承认。


外蒙独立发生在1911年,这是俄国多年煽动的结果。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政局动荡,失去对外蒙的控制。1919年春,日本也垂涎外蒙,外蒙的王公们深怕日本,便又想重新依附中国。六月,中国政府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西北边防军总司令。他往返于北京和库仑(今乌兰巴托)之间,做了大量工作,终于使库仑当局同意撤销独立,复归中国。徐树铮回北京后,除向政府报告外,还将此事电告正在上海的孙中山。孙中山复电说:


吾国久无班超傅介子其人,执事(指徐)于旬日间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


1922年1月,徐树铮前往桂林拜会孙中山,商谈孙、段、张(作霖)三方联合,共同对付直系一事。行期定下来之后,孙中山曾写信给蒋介石说:“徐君此来,慰我多年渴望。”二人见面后晤谈融洽,徐树铮对孙中山十分倾倒,孙对徐也非常赏识,甚至希望他能留下来做自己的参谋长。但徐树铮是不会离开段祺瑞的,只好委婉地表示:我在北方帮助孙先生,会比在孙先生身边帮助更大。



徐树铮年少聪颖,精书法,擅诗词古文,从政后仍手不释卷。他自视甚高,除了尊敬段祺瑞,北洋军人同僚中,很少有人能放在眼里。1925年5月,他以专使身份访英,应邀在英国皇家学院演讲,题目竟然是《中国古今音乐沿革》。


1923年9月,辫帅张勋病故。张勋长期驻扎徐州,对徐树铮的家人多有看顾,与徐私交非常好。至于张勋复辟,徐树铮力助段祺瑞将其打败,那是政治斗争、权力斗争的需要。人死后,恩怨已了,就只剩下了私谊,徐树铮念及旧情,送去了这样一副挽联:


仗匹夫节,挽九庙灵,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


有六尺孤,无一抔土,斯人已死,斯事谁复为之?


其中既有对老友辞世的伤感,也对其恢复逊清皇室的荒唐举动有所批评,分寸拿捏到位,用典恰当准确,被公认为名联。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5月举行安殡时,正在欧洲考察的徐树铮用电报发回挽联: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


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此联上句典出《论语·子路》,下句典出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区区三十多字,便概括了孙中山一生的主要历史功绩。据黄埔军人出身的作家、报人周游所记:“中山先生之丧,全民哀悼,举国偃旗,挽词之多,莫可纪极,而当时竟共推徐氏此联为第一。余曾分别询诸李协和、胡展堂、汪精卫、张溥泉诸先生:何以国民党内文人学者盛极一时,而竟无一联能道出孙先生心事,以堪与徐氏抗衡者?所得答复,虽各不相同,但一致认定:徐之才气,横揽一世,远不可及。”


正如巨著《北洋兵戈》的作者董尧所说:“在从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这一特殊历史转型时期,就必然会发生这样一些事,就必然会出现这样一批人,而徐树铮是其中极富才华的治世能臣和乱世枭雄。”(摘自《老照片》)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徐树铮:收复外蒙古的第一功臣
  • 洪水将军: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