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7800年
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人类文化遗址,这一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距县城45公里。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水交汇处的第一、二、三台地上,北临清水河,河水平缓西流,南依长虫梁,山丘绵延起伏,总面积约达32万平方米。这一惊人发现引起了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遗址随之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开始了.发掘工作根本无法进行。1978年,甘肃省文物下作队在秦安县文化馆的配合下开始对遗址进行发掘。在198 1年到1983年的《文物》、《考古与文物》等杂志上,发掘简报与研究论文相继刊出。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成了当时考古学界的—件大事。
1984年,大地湾遗址共发现房址226座,灰坑328个,墓葬76座,窑址33座,濠沟6条,出土遗物770余件。在这总面积为32万平方米的遗址中,文化层平均厚度在两米以上,是一处完整的原始部落居住遗址。可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其规模与考古价值均可与半坡遗址相媲美。在考古文化地层关系上,大地湾遗址主要有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即大地湾一期文化)、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期和仰韶文化晚期。其中大地湾一期文化据碳化测等,距今7800多年,是目前甘肃新石器时代碳测年代最早的文化。
从遗址上看,早期的房屋是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结构分为居住面、墙壁、门道、灶坑等部分,居住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左右。中期房屋的开头与早期相同,只是面积有所扩大,有的可达60多平方米。晚期房址则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式已少见,房柱及柱基也变得复杂多样,形制多为长方形,有的房址面积达1 50平方米,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1989年,秦安大地湾文管所又将早期的几处房屋遗迹进行了模拟复原。他们模仿大地湾先民,对居住的圆形坑壁抹上草泥,立起支撑屋顶的中心柱,插上向内倾斜的九根斜柱,并在斜柱上用藤木条编织成的篱笆捆扎,—上面抹上草泥,再覆上草帘。有门道及延伸的门篷,可容一人通过。外观为圆锥攒尖式的小屋,形状颇似尖顶的蒙古包。这就是距今近八千年的大地湾先民发明的深半地穴窝棚式房屋建筑,它反映了人类从穴居到半穴居的发过程,体现了大地湾先民的聪明才智和营造房屋的先进技术。大地湾遗址发掘的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不见合葬墓,一般均有随葬品。这说明当时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尚未形成。另外,这里出土的生产工具,都用石、骨、陶片等制成,其中以农具居多。可见,农业生产已是当时的经济基础。而在一期文化层中,还发现了两种谷物种子:一是稷(糜子),这是我国祖先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一是十字花科的油菜籽。这表明,陇右黄土高原是我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源地。
在大地湾遗物中,彩陶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的陶器一般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还有极少量的灰陶。制法一般以泥条盘筑为主,但也开始使用陶轮,一些小型陶器仍是手捏而成。陶器以钵、盆、罐、瓶、瓮、壶为主,以直口钵、叠唇盆、侈口垂腹罐、葫芦瓶等为常见的典型器物。其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弧纹、剔弧纹;色彩多为黑色,个别为红色。中期陶器除细泥、夹砂红陶外,灰陶比早期增多;器型主要是敛口曲腹的钵、碗、罐和翻沿曲腹盆,均为磨光红陶或澄黄陶;纹饰虽以黑彩为主,但少数已采用了白色陶衣衬底,使黑色纹饰更醒目。晚期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增多,出现了浅澄黄陶,进而转以素陶为主,彩陶比例下降。泥质灰陶表面磨光,成为这一时期陶器的显著特点。大地湾彩陶是制陶工艺和原始艺术发展的标志,也是陶器具有审美价值的确证。
大地湾遗址文化内涵齐全,堆积厚,地层叠压关系清楚,延续时间长,前后共有三千多年,而且保存完整,遗物遗迹极为丰富,为甘肃东部及清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排列了较系统的编年序列。根据这一序列,对确定甘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类型,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特别是大地湾一期的发现,把我国同时期文化年代提前几百年,为进一步综合研究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建筑等的发展提供了较全面而又大量的实物资料。
大地湾遗址,是人们参观和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珍贵遗存的博物馆。这一文化群的发明说明,在以泾河、渭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曾经孕育了一支中华远古文化。透过大地湾遗址,陇右民族辉煌的创业史依稀可见。大地湾遗址,是人们参观和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珍贵遗存的博物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