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枧头乡境内的大观堡城墙遗址。记者 郭立亮 摄
有“明史第一谜案”之称的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一直受到史学界关注。湖南省文物局退休专家谢武经2007年提出建文帝避难新田说,经过他和一批研究人员几年的调查考证,目前发现了大量与建文帝有关的遗迹、遗物、碑刻及历史文献资料新证据。
商传、毛佩琦等明史研究的权威专家,在看过有关资料后,对建文帝踪迹“永州说”给予了肯定,认为“建文帝踪迹‘永州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10月16日至18日,记者随谢武经驱车新田、宁远,寻访建文帝的遗踪。
传说引出历史之谜
建文帝踪迹“永州说”的起源,不得不提一座神秘古堡。2007年,新田县文物考古人员在新田和宁远交界处发现一座神秘古堡——大观堡,有专家考证后疑为建文帝避难之地。
大观堡建于荒山之上,围墙长360米,高数米,全部由条石砌成,现今保存完整。经新田县中学语文教师史世冬等人仔细调查,堡上发现了17间房屋的基址。谢武经在现场考察时,从条石间发现了“三合膏”,这是一种明代建筑常用的黏合剂,他认为古堡应该建于明代。不过,如此巨大的工程,人力、物力、财力从何而来?他颇为疑惑。
后在调查中,谢武经等人从离大观堡不远的骆铭孙村老人口中了解到,村里祖辈流传下来“村里一妇人哺育过太子”、“一个落难皇帝流落到新田”的故事。为了考证传说的真实性,他们找来《骆氏族谱》,从中发现了骆以诚父子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有关资料:骆以诚,明洪武戊申年(1368)任指挥千户侯,随明太祖征战而亡。根据族谱上记载的时间推算,建文帝出生时,骆以诚妻子邓氏26岁,小儿子骆婆保4岁。谢武经认为,从历史时间、历史空间和社会条件3个方面来看,邓氏抚养过建文帝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
永安堡“300个石匠建了3年”
新田县石羊镇厦源村,是骆婆保母亲邓氏的娘家,文物工作者在厦源村找到了骆婆保的墓。谢武经现场考察后推断,骆婆保墓碑为清朝后所立。
10月16日下午,记者在厦源村支书骆贞燕家,从他拿出的《骆氏宗谱》上,看到了“始祖婆保公由骆铭孙村开居厦源”的记载。骆贞燕告诉记者,村后有一座名为永安堡的古堡,“祖辈传说堡上住过一个当大官的,为了修那座堡,300个石匠建了3年才完工。”
在当地人带领下,记者用半个小时攀上永安堡。堡内有被谢武经认为是“龙椅”、“龙池”的石凿器物。谢武经称,据他了解,这种就地在石头上凿出的“龙椅”、“龙池”,在湖南绝无仅有,他第一眼看到时,就想起在西安华清池见过的杨贵妃沐浴的龙池与此类似。
谢武经从宁远县志上查到,明初整个宁远县(当时新田亦属宁远县管辖)总人口1.6万,他推测新田当时只有几千人,要完成永安堡如此大的工程,非一般人所能够。
骆婆保为何要迁来厦源村?他的墓为何长期不立碑?石头城堡上为何有罕见的“龙池”、“龙椅”?这一切加深了谢武经对当地可能有建文帝踪迹的怀疑。
龙池寺碑刻现“燕师”、“燕天”字眼
碑刻因为上面记载的文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证据。新田、宁远发现多块与建文帝有关的碑刻,其中龙池寺遗址的碑刻被谢武经认为是“铁证”。
龙池寺遗址位于新田县枧头镇洞心村。2010年,史世冬在龙池寺遗址发现一块题为“缘化袈裟记·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的碑刻。由于弃在路旁,碑文已残缺不全,不过他还是从碑上辨认出了“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备燕师”、“有襕袈裟入寺”、“不希燕天岂复何言代立”等字句。碑的下半截有“胡廷岫”、“胡廷宣”、“胡以恭”等人的捐赠明细,查洞心村《胡氏宗谱》,胡以恭生于大明洪武五年(1372),胡廷岫和胡廷宣生于大明永乐年间,可以确定碑立于明初。
“朱棣取代建文帝成为皇帝前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他的军队被称为‘燕师’。”谢武经说,“大明皇朝先师”、“燕师”、“燕天”的出现,确实非同寻常。遗憾的是,由于部分碑文模糊不清等原因,目前还不能完整解读碑文含义。
在《胡氏宗谱》中,收录了一篇《龙池寺记》,文章说:“距族左数武之龙池寺者,余先公于南宋居安福时,与僧大德所建,寺基简陋,禅房萧条。迨大明洪武先师复与僧善坚重修巷院,备置鼓钟,规模为之一振……”谢武经表示,“大明洪武先师”与碑上的“大明皇朝先师”,其实是同一人。
龙池寺遗址还发现一块刻于清代的《益闻先师》碑,碑文曰:“益闻先师武穆而空者,系帝君也。帝君文宣而圣者,建帝君也耶。夫帝君以忠义之英风,春秋之大节上继先圣,下开后王,所谓千古一人者也……”末尾落款“大清嘉庆十年”。谢武经直言,“建帝君”讲得很明白,就是指建文帝。
距龙池寺不远,有一座景仙寺,据县志记载,建于明永乐五年。从景仙寺发现的碑刻上,写有“龙池祖寺”,尊龙池寺为祖寺,被疑为是龙池寺主人随行人员的寺庙。史世冬说,该寺门首饰牛头,且“仙”与“先”同音,可能与建文帝一道流亡的牛景先有某种关联。
“上”在大观堡创办乐善堂
在谢武经等人寻找建文帝踪迹的同时,宁远县中学历史老师李治军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寻。
经过不懈努力,李治军在距大观堡1.5公里的宁远县梅木塘村发现了两块碑刻。尽管一块已经裂成3小块,但由于放置室内,碑上字迹依然清晰。据村支书介绍,碑是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为了建碾米机房而从大观堡搬下来的。
其中一块是“誓词碑”,右边第一行“经理人每年五月十”,后面一个字因为被毁已无法认出,但显然应该是一个数字。正文有“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 年岁次 月 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前首事杨依义王履衢□王衡等创立乐善堂,公举上经理堂事……”另一块“三章程碑”,详细内容为大观堡内的慈善机构乐善堂的管理措施和具体施舍条例。
经李治军解读,碑文意思是一个叫“上”的人在大观堡创办了乐善堂,救济孤寡老幼,制定了详细的章程供后世遵守,并规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十某日对着“二帝”灵位宣誓。
他们经过查找资料发现,“皇上御极”的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查遍从宋代至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只有建文帝一人在农历五月十六日登基。离梅木塘村不远的鱼形村,是杨依义后裔,查《杨氏族谱》可知,杨依义又名杨禄安,他在明洪武年间恩授武德将军,到柳州任职,“靖难之役”后被解职,后入籍零陵递迁宁远。并查知,王履衢又名王友庆,于明洪武十年授武德将军,出任永州府总镇。
综合碑文、族谱信息,以及参照官方史书记载,谢武经、李治军认为,碑文中“公举上经理堂事”中的“上”,应该就是建文帝。
明史专家:“永州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商传,在了解到永州的一些发现后,给予了肯定。
商传说,要解开建文帝下落之谜,现有的文献资料已经用尽,基本不会再有新的内容,一定要有新发现的地方文献或者考古发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有了永州的新发现。
“自从朱棣夺位,建文帝下落不明,在全国各地先后出现100多种关于建文帝踪迹的说法。他们发现了大观堡的碑刻,在众多说法中异军突起。建文帝踪迹‘永州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可以成为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个很重要的说法。但是我仍然不能做定论,需要进行专业的科学论证,最终才能认定他们的发现是不是建文帝的遗迹。”
商传表示,无论结果如何,谢武经等人的研究非常有价值,特别是发现了一处明初的神秘古堡,又发现了涉及“靖难之役”的碑刻史料,这么重要的证据,到目前为止所见甚少,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当时的人刻的当时的碑,涉及‘靖难之役’燕王取代建文帝,这是我目前了解到的惟一一家。但它距离证明这里是建文帝隐居之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要证明确实是建文帝的活动遗址,要把历史上在这里活动过的人跟建文帝画等号,他们目前的发现还不够。”
商传还建议,请多学科的学者到现场去考察,进行专业的科学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它,可能会发现新的东西,有新的结论。他鼓励“永州说”继续挖掘下去,哪怕最终不能破解,但是会把建文帝研究向前推进一大步。
■链接
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建文帝的叔叔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