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画砖独领风骚

时间:2013-04-22 09:30来源:《陇上珍藏》 作者:徐琳,程丽君 点击: 载入中...

 

 

  彩绘砖,是古人在砖上用线条和色彩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河西走廊西部出土的魏晋时期彩绘砖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绘技高超,构成中国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对了解、重现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酒泉、嘉峪关、敦煌一带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先后发现绘有壁画的墓9座,墓室均用砖砌筑,四壁都有彩绘,通常绘于立砌的砖面上,一砖一画,或同壁相邻的几块砖组成一幅画。砖面上先施一层白色底衣,周边勾绘土红色边栏,然后绘画图案。内容主要表现仪仗出行、宴饮、奏乐、厨炊、放牧、狩猎、农耕、采桑、坞壁等,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其中的五号墓现已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复原展出。下面介绍几件精品:
 
  牧畜图(一号墓出土)
 
  画面自右至左绘黑山羊3只,白山羊9只,白牛1只,右下方有一牧者,右手前伸作扬鞭状,牧者前方有朱书榜题“牧畜”二字,描绘了当时放牧的场面。类似的画砖在其它墓中也有,可以看出当时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饲养牲畜有马、牛、羊、骆驼等。河西走廊是水草肥美的天然优良牧场,可耕可种,汉时,匈奴就因失去河西而发出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叹息。《汉书·地理志》也有“凉之畜为天下饶”之说。
 
  宴居彩绘图(四号墓出土)
 
  中央跪坐女主人,身旁陪衬四个侍女,三个持扇,另一个持一物,画上方绘盘、樽、勺等物。
 
  画砖场面把贵族妇女的精神状态烘托了出来。
 
  厨炊图(一号墓出土)
 
  右侧绘一案,一男子坐在案后切肉,案前置一盆,画面中央钩挂四条肉,下面有肉盆,画面左侧火上架一釜,旁边有一男子煮肉。案是汉魏时期居民生活中的日常用具,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居延出土的长方形风鸟纹木案。
 
  这块砖画法简洁,形象生动,像这样的厨炊图在其它墓中也有发现。有宰猪、杀牛、宰羊、杀鸡、的食器有盘、斛、镟、釜、勺等。
 
  使用最多的是勺、斛、镟三器一组的组合和圆盘,还有几幅滤醋图等,反映了世家大族不劳而获的豪华生活。与此强烈对比的是一幅为农夫送饭到田间的场面,反映了广大农民辛勤劳作而过着艰苦的生活。
 
  耕种图(一号墓出土)
 
  画面分为上下二层,上层左起二牛驾辕犁,一男子扶犁,中间一女子撒种子,后面有二牛拉耱,男子右脚踩耱,右手拉缰绳。
 
  下层同上层,右上角有朱书榜题“耕种”二字。还有其它很多农业生产图,展现了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和使用的各种农具,如:耙、耢、犁。脱粒工具,如:连枷和木权等。从画面可以看出,耕作方法为耧犁条播,即先犁出一条窄小的沟,然后沟里撒种打耱,这种方法早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河西。从壁画中可以看出至少有两种点种子的方法,一种是墒种,适用于牛力少和来不及翻地的土地进行,种子播入,再用稷击碎土块,覆盖种子,这是一种比较粗放的播种法。另一种是逐犁播种,是指播种时用牛拉着犁种将土壤翻起,然后人们扶犁溜播种子。壁画中所见的农耕图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透过这数十幅农耕图,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概貌,因此有其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山西发现金元时期仿木结构彩绘砖雕墓
  • 考古专家:甘肃酒泉瓜州锁阳城“羊马城不养马”(图)
  •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