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皇后曾琴声退千军是真的吗?

时间:2013-11-21 08:05来源:行业百科 作者:郑直_用心沟通 点击: 载入中...

仁孝皇后

 

  徐王妃,名徐仪华,是明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之长女。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朱棣即帝位,册为皇后。永乐五年七月,疾终。永乐五年十月甲午,谥曰仁孝皇后。永乐七年营寿陵于昌平之天寿山,即长陵,朱棣不再立后。明仁宗即位,上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据《凤阳县志》载其名为仪华,其妹名妙锦。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闻后贤淑,召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达顿首谢。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高皇后深爱之。从王之籓,居孝慈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高皇后遗言可诵者,后一一举之不遗。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王即帝位,册为皇后。


  透过此番介绍,尤其是"幼贞静,好读书",虽寥寥数字,却也把徐王妃的性格好、品行优、文采佳的优良素质跃然纸上,使我们对其有了大概了解。


  近日,笔者读到一文,说是《徐王妃琴声退千军》,颇有兴致,找来资料,果有其事,很是欣赏。


  洪武十三年,年轻的徐王妃离开南京,追随燕王来到北京。在北京燕王府,他们相亲相爱。徐王妃帮助燕王安抚百姓,谋划军务,安排灾民,兴修水利;支持燕王四处征战,屡战屡胜。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留有遗诏,告诫子孙及群臣"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根据遗诏,朱允炆登基,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很像父亲朱标,忠厚老实。被封的26个藩王,都是他的叔叔。他们为明朝江山屡立战功,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北方边防越来越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燕王威名远扬。树大招风,燕王招来了建文帝朝中群臣的猜忌。他们在建文帝前多次进谗言,说燕王招兵买马,到处征战,扩充地盘,想夺天下。开始时,建文帝不相信,由于他年纪尚幼,又毫无主见。后来,随着燕王的威望日隆,他真的起了疑心,决定削藩。


  此时的徐王妃,已给燕王生了三个王子,不仅要照料丈夫,而且要教养儿子,虽辛苦却也快乐生活着。一日清晨,见燕王正在闭目沉思,面色暗青,有说不出的憔悴,肩上的长衫滑落一半。徐王妃心下暗痛,忙把长衫为他披好,爱惜地说:"几天来,燕王竟如此憔悴,真是妾身的罪过呀。"燕王笑道:"怎能怪爱妃呀?"接着又无限忧烦,叹道:"爱妃不知道,国事已经有变了。"徐王妃说:"妾听说诸王在北方御敌,颇有战功,国家太平,会有什么变故呢?"燕王说:"只恨那小皇帝动了削藩之念。周王、湘王已被害死,齐王、代王、琨王也被贬为庶人。"徐王妃接过公文,不禁怒由心生。"爱妃认为该怎么办?"徐王妃想了很久,才抬起头来,说:"诸王中,以夫君最为智勇过人,所建的功勋也最大。圣上若要铲除诸王,夫君难逃一死。"


  燕王听了,哭道:"我还怕他不成?父皇当年的嘱咐我未有一刻敢忘。可当日父皇驾崩,建文帝竟不念叔侄之情,阻我入京。今天又要害我,真是欺人太甚。"徐王妃知道祖宗礼法,不能逾越,所以曾劝丈夫不争太子位,而北上就藩,在苦寒之地为国兴邦。可如今建文帝竟生杀心,怎能不令人气愤!她望着憔悴的燕王,正当壮年,威风凛凛,腰悬宝剑,实为一代明君之相,不禁怦然心动,说:"当年在南京时,感马皇后之德,妾蒙恩宠。马皇后曾告诉妾,妾出世时,家父正好用棋子下成一个'君'字,莫非这'君'字真有所指?"燕王挽住她的手说:"我又怎会没有此心,然而先帝一再嘱咐我……""可现在并不是夫君先起兵,他逼人太甚,难道生死关头,夫君一世英才真的要坐以待毙吗?"燕王说:"大丈夫不必拘泥于礼法,然而,我成了叛逆,必落下骂名。北京的力量不如南京,若失人心,绝无希望。"徐王妃想了一会儿说:"夫君原本受先帝遗托,'攘外安内'乃先帝的嘱言,如今幼主受奸臣迷惑,燕王应该打着 '清君侧、除奸臣'的旗号,以保大明江山世代永固。燕王以此名义发兵,没有不妥!"燕王笑道:"爱妃太聪明了,解了我的心头之结呀!"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檄传天下,平朝中之乱,挥师南下。燕军尽管在人数上处于劣势,然而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又对燕王忠心耿耿。燕王骁勇善战,精通兵法,此次发兵,所向披靡。


  建文帝尽管率一国之兵,然满朝良将都被太祖诛杀,战争一起,立即处于劣势。两军交战,长达三年,几经反复,形势对建文帝越来越不利。燕王和徐王妃商议如何加强自己的力量。徐王妃说,宁王朱权,占据大宁(内蒙古宁城),拥有突厥精骑,按燕王现有的力量,应先攻大宁,收编宁王的精骑,再对付明军更有把握。燕王命徐王妃及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亲率主力攻打大宁。燕王临走前,再三嘱咐他们母子说:"李景隆来,惟有坚守,千万别出城。"他还故意撤去卢沟桥的守兵,以诱使明军长驱直入。看来燕王要冒险了。燕军攻打大宁,所向披靡。建文帝施围魏救赵之计,命大将李景隆率兵50万,攻打北京。李景隆寡谋骄横,当他率50万明军到达北京地区时,发现卢沟桥上没有守军,认为北京城不用攻打就可以夺下了。他把明军分成三路:一路攻打通州,防止通州燕军支援北京;一路主力布防在郑村坝,准备阻击燕王的回援之师;一路攻打北京。


  当天,营寨城墙,一兵一卒,徐王妃均已布置妥当,早晚换班,十分周详。当晚,朱高炽谨遵母命,召集将士,誓死保城,士气大振。几天来,北京城在敌军的猛攻下,仍然屹立如山。一天清晨,城外鼓角相逐,喊杀声震天,明军大举攻城。敌兵众多,城内守兵少,虽然弩箭不停地射,然而明军已靠近城墙。一会儿,明军架起许多云梯,奋勇攀城。幸亏守军将士顽强抵抗,敌人才没有攻入。城头上刀光剑影,守军将士仍在拼死抵抗,一时间,明军越来越多,漫山遍野,攻势一浪超过一浪。己方将士寡不敌众,如此下去不免力竭而死,城破人亡。朱高炽浑身冷汗却又没有良策,只有奋力杀敌,率领将士们拒敌。喊杀声不断,号角不停,正值城破之际,忽然清脆的琴声响起,声沁心脾。两军将士均感诧异。喊杀声逐渐减弱,琴声渐大,琴音也变化多端。


  琴声似南国小桥流水,蝶舞花艳;似妙龄少女,笑语轻歌;似闺中怨妇的低声哀诉,呜咽幽怨……明军将士听了,不禁浮想联翩,回想起南方的妻儿老小。城头一队车辆缓缓驰来,车上各有一妇人低首抚琴,为首一人容颜似画中人,正是徐王妃。琴声刚歇,城头冲上一队女将,个个英姿勃发,大喊:"誓死保城!"城中守军将士,见妻子姐妹全来助阵,不禁信心大增,军威大振。明军将士见对方妇人参战,不禁心头惭愧,人皆有妻儿,怎忍如此相逼。他们想念家中的娇妻,动了撤退之心,竟停止进攻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为啥明朝总招黑,一副好牌让老朱家给打臭了
  •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 明朝军事的四个世界第一
  • 我国最早地雷明朝人造
  • 唐朝人见不着向日葵明朝人吃不上葵花子
  • 明清皇室谁花钱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