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政治红妆女人:贤淑佐太宗长孙皇后

时间:2013-11-21 08:38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最贤德的皇后了,她作为李世民的皇后,气度宽宏,谦虚待人,让天下人都记住了她,更让历史记住了她,让数千年后的人记住了她。


  贤淑佐太宗长孙皇后的事迹:

 

 

  1、女人为什么不能干政!女人也干政!

 


  武德九年八月,唐高祖李渊把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原来的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十分信任和器重,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等事,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听取她的意见,对则坚持,不对则不采纳;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朝政,总是非常谨慎,小心翼翼。她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尽各的责任,尤其是女人不要干政。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可是,唐太宗有时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八个字:"居安思危,任贤纳谏。"


  这八个字她虽然脱口而出,其实已经过深思熟虑,是她长期以来,跟随太宗、观察太宗、分析太宗的结果。至今一些政要常常把这八字方针作为座右铭,贴在办公室的墙壁上或自己的床头上,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一个女人之口,出于长孙皇后之口。就是"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这八个字,既给李世民指明了方向,又没有细枝末节的建议的束缚。


  关于"居安思危",李世民这样理解并付之于行动。当时,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兵器入库,马放南山,精神怠倦,放松了警惕,唐太宗就时常在业余时间,召集武官们演习射技,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把演习成绩作为考核他们政绩的标准,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一般年终兑现。这样,唐朝的军队一直保持着战备状态。按历朝规定,一般是除了皇宫守卫及个别功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的安全,而唐朝却允许上朝之人带兵刃,显得十分的威武。


  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左右,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陛下,岂不是国家之大难!"李世民哈哈大笑,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属下人人自励,个个争强,不敢疏忽,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时期也不放松警惕,不图久熟,但求长练,国家长期兵精马壮,不怕外敌来侵犯。

 

 

  2、任贤纳谏,救魏征一命!

 


  唐太宗常对左右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亮的镜子;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他手下的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直之士。魏征出于忠心,并不是只挑毛病的人,他对国家大事常常直言不讳,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知灼见,不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是什么事,就怎么说。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政策,也是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又敬又怕,称他是"忠谏之臣".但有时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过,甚至小题大做,让唐太宗常常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一次,唐太宗兴致来潮,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到郊外狩猎。正要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当时兴趣正浓,心想:一个富拥天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时间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禽兽又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坚持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央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气愤至极,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还在义愤填膺,念叨不休。他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细语问明了原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贺喜陛下!"她这一举动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言,由此可见陛下英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


  长孙皇后不仅救了魏征一命,还派中使赐给魏征钱财,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认为这是唐太宗的充分肯定,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些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

 

 

  3.儿子生活拮据,哥哥清廉,女儿嫁妆不多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生活和事务。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拮据,生活开支有限。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嘀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碜。"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违背制度,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说得入情入理,令遂安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俸禄比别人多,但因为他的妹妹是皇后,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同朝为官,以成一家之政,我们不能像汉代吕氏那样,把亲戚朋友都安排到朝廷来。请你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则不以为然,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不存在"朝里有人好做官"的原因,与长孙皇后无关,完全是"任人不避亲疏,惟才是用".


  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地位、情面和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职位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说:"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如果有才,虽仇不避。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孟浩然或因吃鱼而死
  • 唐朝神策军是如何蜕化的?
  • 狄仁杰破获同窗投毒案 元凶竟是银环蛇
  • 薛仁贵征辽是如何“瞒天过海”的?
  • 唐朝诗人罗隐为何与剩女较劲
  • 唐朝韦君靖出资刻佛 首开北山石刻艺术先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