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学英国,深刻系统地领悟了西方先进思想。他推行教育改革,引进西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唤醒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留洋求新知
严复祖籍福州,其父继承祖业,在乡间就医。幼年时期,他聪明早慧,其父将其送入私塾,希望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1866年,其父不幸因霍乱去世,一家人的生活随之陷入了窘境。恰巧这时,左宗棠在福州创立的船政学堂招考学生。船政学堂初名“求实堂艺局”,这个学堂以较好的经济待遇吸引了像严复一样家境困难的读书子弟。严复被任主考官的同乡沈葆桢赏识,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从而跨进了洋务运动所造就的务实人才的行列。
在船政学堂,严复整整学习了5年时间,于1871年毕业,成绩为最优等,其后被派到军舰上实习和工作。严复作为福州船厂的学生于1877年启程留学欧洲。他与萨镇冰、刘步蟾等12人到达英国,分头学习。严复先入抱士穆德学院学习,后又转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深造,期间赴法国修学旅行。严复刻苦勤奋,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由于回国后要安排严复任教习一职,当时清朝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特批其在格林尼次海军大学继续留学一年,因此严复成为留英12人中唯一未曾登战舰进行海军训练的人。
严复留英期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时期。身处世界上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中,他在格林尼次海军大学,不受海军专业所限,主要学习“高等算学、格致、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及建筑海军炮台诸学术”.此外还学习电学、化学、汽机、绘图、炮弹情形等科目,而且“考课屡列优等”.严复十分羡慕处于全盛时期的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他学员上英舰实习的机会,独自考察英国城市、议会、法院等运作情况,深入法庭“观审听狱”.郭嵩焘对严复极为赏识,曾评价说:“严又陵诘西洋学术之精深,而苦穷年莫能殚其业。”
推行教育改革
严复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他认为教育是治国之本,因而极力推行教育改革,灌输新思想,培养新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1879年严复从英国留学回国后,便在福建船政学堂任教习。他把在英国学到的海军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优秀的海军人才,深受学堂师生的欢迎。当时,李鸿章正着手筹建北洋水师,需要大量精通海军专业的各类人才,福建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为此,李鸿章决定在天津新创办一所北洋水师学堂,就近培养人才。
1880年,北洋水师学堂成立,陈宝琛认为严复“器识宏通,天资高朗,可胜大任”,便向李鸿章极力推荐,让严复出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一职,严复于福建船政学堂任教一年后便北上天津。身为总教习的严复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北洋水师学堂中,在课程设置上有中文、英语、数学等,并安排一定课时的天文、测量、机器画法、驾驶、操练等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专聘外国教练教授西洋水师操法。李鸿章曾奏请奖励该学堂,严复也于1888年从总教习升任会办,1890年又升为总办。直到1900年北洋水师学堂被迫停办,严复在此主政达20年之久,共培养驾驶、管轮各六届毕业生210名。在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海军学生为国死绥者殆半”,为民族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1896年他奉李鸿章之命,在天津创办俄文馆,培养俄文翻译人才,他兼任总办,负责俄文馆课程的设置、教师的聘请以及馆内其他工作。也是在这一年,严复协助刑部主事张元济在京师创办并主持“通艺学堂”,曾两次应约到学堂“考订功课,讲明学术”,讲学内容为“西学源流旨趣”和“中西政教之大原”,由于内容新颖,连京城的很多官员都前去旁听,感觉大开了眼界。
翻译《天演论》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强烈地刺激了严复的救亡图存的激情和勇气。严复为了唤起国民的危机意识,致力于着书办报,抨击封建专制和旧学,为维新派呐喊助威。然而“国之人于新理过于蒙昧”,百日维新很快走向失败。为让中国知识分子能真正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原着,他开始转向了翻译,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等。这些西方经典名着的翻译,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赫胥黎的《天演论》。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首次将达尔文的进化论系统全面地介绍给国人。严复在译文中或按语、或解释、或评价,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他在书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援引进化论的观点,批判中国“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指出“天道变化,不主故常”,反对“任天而治”,号召国人在民族存亡的关头要发愤图强。
严复希望通过翻译西方的学术着作,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来开启民智、救亡图存。他提出翻译应有“信达雅”的标准。他的译着在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同时,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既传播西学,又切中时弊,往往书出时“四方读书之子争购”.
他译着的内容深深影响了近代各个阶层。在马克思主义未传到中国以前,先进的思想家和热血青年都接受了进化论的影响。胡适说:“自从《天演论》出版以后,中国学者才知道,(西方)除了枪炮兵船之外,还有精到的哲学思想供我们采用”,并将自己的名字从“胡洪骍”改成“胡适之”.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主革命艰难曲折的历程时说:“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无疑是对严复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