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返美的战俘:朝战三八线成人生分水岭

时间:2014-02-24 10:35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温莎 点击: 载入中...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图片

 

  朝鲜战争结束后,21名美军战俘没有接受遣返,留在了亚洲。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后,他们中的多数返回了家乡,但仍有4人在异国度过余生,遭遇各不相同。


  前不久,多年来行踪成谜的一名美军下士的个人档案在捷克重见天日;早已埋骨他乡的他,为美国《纽约客》杂志报道“并未返回故土的朝战战俘”的故事提供了线索。


  斯洛伐克中部城市日利纳的市中心,坐落着一片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公墓,美国陆军下士约翰·邓恩长眠于此。这座坟茔乍看起来不算起眼--按照习俗,战士们会在阵亡处就地安葬,历史上,共有超过10万名阵亡美军士兵安息于欧陆各国。


  然而,邓恩曾经战斗的地方并非这个前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距日利纳5000英里的朝鲜半岛;时隔60载,他始终未能魂归故土,原因在于他曾是“流浪”的战俘。


 

21个美国兵奔赴中国

 


  1953年7月26日,历时两年的朝鲜停战谈判尘埃落定,冷战后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交锋宣告结束。然而,双方互换战俘期间,23名美军公开拒绝回国。这些人大多签署了请愿书、写过报告、发表过演说,谴责美国卷入战争;有些人的举止更加激烈:批判狱友的“反动思想”、参加各种宣传活动、甚至穿上了中国军人的制服。


  美国军方为此感到难堪,进而愤怒不已。在他们看来,这些战俘的行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叛国罪--一项可以判处死刑的罪责;何况,他们声称将去中国开始新生活。


  1953年秋,在全世界面前,战俘们衣冠齐整,面对摄影机镜头发表演讲,描述他们在回国后可能受到的虐待,抨击种族主义、资本主义和在美国日趋抬头的麦卡锡主义。当画外音问他们“你们中有谁想回家吗”时,这些美国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这群特立独行的人,并未立刻前往中国。根据停战协议,他们先被转移至中朝边境的中立营地停留4个月,如果在此期间改变主意,仍有机会遣返。“看守们一直告诉我,任何时候想回家,都可以走。”当年的战俘之一大卫·霍金斯告诉英国广播公司。


  最终,23人中的两名——爱德华·迪肯森和克劳德·巴彻勒在“过渡期”改变了主意,选择返美。回国后的最初几天,两人一改之前的口径,在美国媒体的镜头前大表忏悔和忠心,犹如迷途知返的羔羊。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以“通敌”罪投入了监牢。


  剩下的人,在某个早晨突然发现看守营地的印度士兵走了个精光,中国军人则带着裁缝找上门来,为他们添置新衣。据美国《西雅图时报》报道,1954年2月24日凌晨4点,21个美国人登上了开往北方的列车,跨过鸭绿江前往中国。之后,战俘中有些学识的被送往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并继续深造,其余的则被分配到工厂和集体农庄劳动。


 

消失在“铁幕”彼方

 


  就这样,在美国同胞疑惑的目光下,21名战俘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此后数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日益加剧,他们也在公众视野中隐去了行踪。


  不过,据美联社跟踪调查,因为思乡之情日盛以及无法适应海外生活,此后数年间,其中17人还是“落叶归根”,一个接一个地偷偷返回了美国,隐姓埋名地生活下去--彼时,针对他们的指控已被撤销。


  约翰·邓恩下士不在这17人的行列中。美方从来自冷战帷幕另一侧的只言片语中获悉,在中国学习一段时间后,他在北京一所大学教了几年书,在那里与一名捷克女外交官相识、成婚。1959年前后,他和妻子一起前往捷克,从此音讯全无。


  邓恩为何将漂泊异乡作为最终选择?《纽约客》称,真实答案恐怕永远无法揭开了。按理说,离开中国的他最可能在布拉格定居;冷战时期,在捷克首都常住的美国公民寥寥无几,然而,即便在这座微弱的流言也有可能回荡几十年的城市,还是没人听到过邓恩的消息。


  2005年,华裔加拿大导演王永波推出纪录片《他们选择了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拒绝接受遣返的战俘以及他们的归宿,此片同样未曾提及邓恩的下落。“我们拍摄影片时,几乎找不到他的任何信息,”王永波说,“没人知道他前往东欧后发生了什么。”


  直到去年,历史研究人员因为偶然的机会,才在捷克前政权警察机构的庞大数据库中,发现了约翰·邓恩之名。他的档案所在地是今斯洛伐克中部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


 

档案里的人生碎片

 


  带着对这位失踪军人的浓厚兴趣,《纽约客》杂志详述了对邓恩个人的档案的研究成果--尽管相关资料缺少足够细节,依然可以藉此大致梳理出他离开中国后的遭遇。


  事实上,邓恩之妻艾米利亚并非外界传言的外交官,而是比邓恩小4岁的学生。人们猜测,她的家庭在捷克政府内有一定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她会被派往北京学习。


  彼时,在苏东国家,与一个美国公民结为伴侣,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种种迹象显示,即便声称已和过去一刀两断,邓恩依旧得不到信任,甚至影响了妻子的前程。


  因为自己带来的美国丈夫,艾米利亚回国后,惟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助教;邓恩不会讲捷克语,一度无事可做。他们的生活十分困苦,即便有了4个孩子,全家只能挤在一间宿舍。1964年,邓恩被分配到砖瓦厂工作,虽然有了稳定收入,还得持续生活在当局监视下。


  或许是由于通晓汉语,邓恩的人生此后又与“涉华事务”有过短暂的交错。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邓恩夫妇被捷克情报机关的分支招募,去往布拉格。相关档案并未提及两人的具体工作内容,只知道他们的任务之一是监视中国大使馆,为此获得了几百克朗的“辛苦费”.


  某种意义上,邓恩又是幸运的--当年那21名脱离美国的战俘中,他成了惟一能够近距离目睹“铁幕”轰然倒塌的人,因此在晚年获得了宝贵却短暂的自由。1996年元旦,在东欧政治和经济改革的纷乱中,约翰·邓恩悄然辞世;整个后半生,他再未踏上故土半步。


  和邓恩经历相似的还有战俘阿尔伯特,他母亲是比利时人。因此,按照历史学家亚当·兹威贝克的说法,阿尔伯特离开中国后去了比利时,之后的行踪无人知晓。


 

只有一人有机会开口

 


  相比消逝于“铁幕”彼方的约翰·邓恩,他曾经的狱友、选择留在中国的詹姆斯·温瑞斯无疑有着更幸福的晚年--至少有机会亲口将自己在异乡的经历告诉世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