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清华简《算表》系中国最早计算器

时间:2014-03-11 09:3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海燕 点击: 载入中...

  “清华简《算表》学术研讨会”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美、日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证实清华简《算表》系中国最早计算器。


  《算表》是收入清华简第四辑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的一篇文献,为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数学文献实物,它的发现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对补充古代数学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1月对外一经发布即引起相关研究者重视,经过数月研究,已有研究者掌握这部刻在竹简上的《算表》计算方法。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邹大海认为,清华简《算表》是一个比“九九”更大、结构严整的算表,可以称为大“九九”,而原来的“九九表”可称为小“九九”.大“九九”的发现,证实小“九九”确实早已有之。大“九九”采取表格形式,利用拉绳定位的方式操作,让使用者将乘除化为加减,从部分意义上可以说它将脑力转化为体力,减轻了记忆和心算的负担,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立成算表,为探索立成算表的源头提供了依据。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对《算表》与古代九九术进行了比较,指出《算表》的乘、除法是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实现的。利用算表能进行495.5以下的三位数乘法运算,但运算时一定要把三位数分解为90及90以下诸数,才能入表运算。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冯立昇也认为,《算表》为“九九”表的扩展与延伸,大大扩展了一般“九九”表的运算功能,它应用了十进制计数方法,并且用到了乘法的交换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及分数等数学原理和概念,它不仅能直接用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而且可用于除法运算,可能还可以用于开方运算。《算表》辅以筹算,可用于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的练习,当时可能被用于算学教育和计算训练。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清华简第五辑整理报告发布 含两篇《尚书》佚文
  • 清华简研究发现完整“帛书”和最早“计算器”
  • 专家最古老"计算表":是放大的九九乘法表
  • 清华简现最早十进制计算工具 被评计算功能强大
  • 清华简发现国内最早算具《算表》
  • “清华简”第四辑整理报告即将面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