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鸣谈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2)

时间:2014-04-27 08:30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黄晓峰 点击: 载入中...


  年代,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着名的“脱亚入欧论”.伴随着明治初期“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和扩军备战,日本在与欧美列强修好的同时,以武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对外政策已经比较明朗。而这样的政策,矛头最终指向中国。1887年,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小川又次提出《征讨清国方略》,其中提到:“自明治维新之初,常研究进取方略,先讨台湾,干涉朝鲜,处分琉球,以此断然决心同清国交战。此国是实应继续执行。”这就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国策,进行了最好的表述。


  日本的这种扩张意识令人印象深刻。记得山县有朋还提出了“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概念。


  姜鸣:1889年12月,日本根据“明治宪法”组成了山县有朋内阁。1890年3月,山县在他的对外政策意见书中,提出了“利益线”的主张,即在防守日本固有领土疆域的“主权线”之外,还必须保卫“利益线”,并指出日本“利益线的焦点”是朝鲜,与此相关的还有中国、琉球、越南、缅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发表施政方针的演说,公开了他的“维持国家独立、伸张国势”的对外主张:“盖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守护主权线,二曰保护利益线。所谓主权线,乃为国之疆域。所谓利益线,乃与主权线之安危密切攸关之区域。如若不保主权线及利益线,则国将不国。方今于列国之间,欲维持一国之独立,独守主权线已不足,非保护利益线不可。”标志着作为近代日本国策的以大陆政策为主体的亚太政策,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即甲午战争以前已基本形成。


  中国方面当时是否意识到日本的挑战呢?


  姜鸣:中国政治家很早就看出日本崛起对中国生存的威胁。在民族存亡的竞争中,日本将成为中国的最主要的假想敌。1874年底,李鸿章就指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为了防御日本侵略,他疾呼重视海防,组建北洋海军。他说:“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人们常常引用李鸿章1876年1月24日会见日本使臣森有礼的一番很有意义的对话。李问:你怎么看中西学问?森答:西国所学十分有用,中国学问只有三分可取,其余七分仍系旧样,已无用了。李问:日本西学有七分吗?森答:五分尚没有。李问:你们连衣冠都变了,怎说没有五分?森答:这是外貌,其实在本领尚未尽学会。敝国上下俱好学,只学得现成器艺,没有像西国从自己心中想出法儿的一个人。李鸿章沉思道:久久自会有之。


  但大家很少引用他们后面继续的对话。森说:据我看来,和约没甚用处。李反驳道:两国和好全凭条约,怎能没用?森说:和约不过为通商事可以照办,至于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着条约。李说。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森说:万国公法亦可不用。李说:叛约背公法,将为万国所不容。他还指着桌上酒杯打比方说:“和”是和气,“约”是约束人的心,如这酒杯,围住了,酒就不会泛溢。森答:和气无孔不入,有缝即去,杯子如何拦得住呢?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政治家信奉丛林法则,他们早将国际法看透了。


  您刚才指出,清政府建设海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日本,可是面对日本在战略上的步步紧逼,我们似乎看不到清政府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准备?


  姜鸣:准备还是有的。从1874年至1894年间,中日两国的军事对峙或冲突共有四次: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被台湾土着居民杀害出兵台湾,清政府以支付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换取日本退兵;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改设冲绳县,清政府虽多次谈判交涉,最终却不了了之。这两次事件促使清政府重视海防,发愤建设海军,并使中国在中日海军发展竞赛中超出日本。在1882年朝鲜“壬午事变”中,由于中国海军迅速运兵入朝,把朝鲜摄政王大院君抓到保定,非常强势,遏止了日本介入的企图;1884年朝鲜“甲申政变”,清军再次入朝,使得日本拟趁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企图无法实现。此外,北洋海军的主力舰只还在1886、1891、1892年三次访问日本,向日本展示中国铁甲舰的威力。


  在“壬午事变”的时候,中国比日本要强得多。但是日本单独与朝鲜谈判,提出“暴民”曾造成日本侨民的死伤,要求朝鲜赔偿。朝鲜政府答应赔偿,并答应保护日本侨民、允许日本在朝驻兵。对于这次朝日交涉,张佩纶是坚决反对的,他说日本人凭什么提那么多的要求,我们索性发兵打到日本去。但李鸿章拒绝打仗,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朝鲜发生的流血政变。以金玉均为首的亲日的开化党人暗杀守旧派大臣,占领王宫,主张改革内政,脱离中国独立。袁世凯率驻朝清军镇压了政变,但日本借口日本公使受到攻击,使馆被焚烧,而与朝、中展开交涉。最后,伊藤博文来华谈判,签订《天津专条》,确定中日均从朝鲜撤兵;今后朝鲜有事,两国或一国要派遣军队,应先行知会对方,一俟达到目的,应立即撤回。李鸿章认为双方照约退兵,于全局有益,却没料到这个条约为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埋下了祸根。


  当时,清政府刚刚经历了镇压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十几年内战,还有平定西北回民起义和驱逐阿古柏势力入侵新疆的战争,总体上国力衰落,缺乏再做战争的精力和实力。日本吞并琉球的时候,琉球国王派使节向华求救。李鸿章表示同情,但私下表示不可能为琉球的几个岛屿和日本人开战。此时,日本经历明治维新,中国经历洋务运动,但一个处于上升、一个处于下降,在二十余年里,渐渐地拉开差距,最终两国的态势发生了易位。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