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培道女生
外祖父从加拿大回国是上世纪30年代。回国在广州卜居,在今日德政路附近开了间缸瓦铺(建材店)。我母亲在培正小学毕业后,考进了培道女中(今天的广州七中)。
但母亲由于读书时过于淘气,在培道未能读到毕业,就转学到了培桂(今天广州十六中)。
这次转学,内中是有故事的。
母亲当时是娇惯的女孩子。进了培道中学,教会学校的校规使她很不习惯,于是上课时就不很专心。有一位教英语的美国先生脸部神经出了小毛病,读课文题目“Little tanner”(小皮匠)时,每发一个音眉毛就跳一下。课后母亲就向众同学模仿先生读“Little tanner”时眉毛的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但母亲因此落下了一个“后遗症”,就是照相时从来不笑,据说是模仿先生模仿过分了,使她担心一笑眉毛会跟着跳!
由于有扮演的才能,母亲在女生中建立起小小的“威望”,这所谓的“威望”后来发展到带头捉弄先生,成了她转学的原因。这一点母亲晚年回忆起来,总觉得心有悔意。
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天气明显变得闷热。一位年轻的男先生穿着西服来上课。他没注意到,教室两边窗子已被全部关上,女生们安排了一项捉弄先生的“节目”.
开始上课,一名女生拿起纸扇摇起来,马上全班都摇起纸扇。先生这时才觉得热得流汗,他放下粉笔,脱下厚厚的西装。
“先生非礼!上课脱衣服!”前排有人叫起来。于是全班大叫“先生非礼”,课没法再上了,先生狼狈收拾教案逃回教务处。
这个捉弄先生的游戏,始作俑者就是我母亲。她因此被学校记大过一次、小过两次。她自己也感到了记过的压力,回家跟外祖父说要转学。外祖父从来不违拗这个娇惯的女儿,也不追究她在学校犯了什么错,就帮她转到了培桂中学。
从母亲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当年教会学校纪律其实不算严格。但这样宽松的学校,其实出的人才也不少。我作为一名教师,当然不支持母亲当年违反校纪的行为。但我又知道,母亲后来在抗战胜利那一年,在桂林凭一篇500字的英语作文,高分考入当时英国人主办的邮局,凭一个人的工资赡养外婆、我大哥,还供自己的丈夫--我的爸爸念大学。从她后半生的经历似乎能看出,淘气的学生在学校不一定学不到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