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魏石椁墓重见天日 揭示少数民族被汉化历史

时间:2014-06-29 08:3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健 点击: 载入中...

  大同作为中国的千年古都,近年不断有古墓重见天日。随着日前发现的北魏石椁墓发掘工作接近尾声,一段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渐被汉化的历史浮出水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26日对记者表示,“从出土的陶制品可以推断,墓主人经历了从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的过程,对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日前,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云波路北侧发现了北魏、明清时期的古墓葬群。其中一座石椁墓备受关注,该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石椁为悬山顶结构,顶部是近方形石板拼接而成的两面坡顶和石条组成的脊,前端有回廊和廊柱,后端为房屋构架。


  在椁外发现有不少随葬的陶制品,做工精美、考究,有北魏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模型,毡帐上有天窗。“在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很多具有典型汉族特征的器物,由此可以推断墓主人最初是少数民族身份,经过发展演变,逐渐融入汉族人的生活。”张志忠说。


  此外,出土的器物中还有红色、黑色两头牛拉车的牛车模型以及乐俑和杂技俑。石椁门口有左右武士俑,入口处有两个镇墓兽,左侧为老虎形状的神兽,右侧为人面马身的神兽。


  早在2000年,大同市大同大学校区内就曾发现北魏时期幽州刺史(级别同今省部级)宋绍祖的石椁墓,石椁上雕刻精美,出土各种陶俑、器物170余件。而日前发现的北魏石椁墓因未发现墓志铭及文字性的记载,墓主人身份不得而知。据张志忠介绍,椁在古代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该墓主人至少在当时有一定的官阶或是贵族身份。


  张志忠说,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理、剔除杂质等工作,日后将会放置于博物馆保存。整个墓葬的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待石椁提取出来后,将会对墓葬进行回填。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同,在历朝历代都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河南安阳殷墟保护区发现18座墓葬
  • 山西大同发现3万年前远古人类打制石器及动物骨骼化石
  • 两座辽代墓葬壁画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修复
  • 大同发现二战时日本发行的13张债券
  • 大同华严寺拥有首辆专用消防车 水炮最大射程48米
  • 大同云波路古墓群发掘70座墓葬 出土铜扣铜簪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