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泰,是《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作者。他说自己怀着对中国民族工商业首户--荣氏家族的敬意,写完了这部非虚构长篇小说。
作为荣氏兄弟的老乡,高仲泰对这个家族的创业故事从小就耳熟能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仲泰曾系统地研究相关史料,写过一些纪实性的文章。后来,他也与人合作创作了电视连续剧《荣氏兄弟》,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民族资本家命运的影视作品。在编剧过程中,他还有幸采访了荣毅仁。
“时任中信公司董事长的荣毅仁,在国贸大楼里接待了我们,他谈到了荣家在夹缝中起家、发展的历程。他说,民族资本家当然追求发家致富,但胸襟气象却是家国天下。”高仲泰说,急景凋年,比如一战,荣家谋求实业救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滚雪球”,则是高仲泰认为荣氏家族在一战中兴盛发展的经济准则。“滚雪球就是,办了一家厂就去银行贷款,马上办第二家,然后把第二家厂押到银行去, 然后办第三家。这是荣家经典的案例。” 高仲泰说,这使得荣氏的家业扩张特别快,在这之前,人们都是有了钱以后再去办厂,办好了厂以后再去银行贷款。
就在荣宗敬32岁生日那天晚上,兄弟俩在鸿升码头,有过一场经典对话,被记录在荣氏家族史《荣氏百年》里:
“你还记得小时候滚雪球的事吗?”荣宗敬好像在自言自语,也好像在发问,还不等荣德生说话,便接着说道:“捏个雪团,滚上雪,慢慢推,然后猛踢一脚,雪球飞奔向前,越滚越大。”记忆闸门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被忽然唤醒,只是荣德生不解大哥为何重提旧事。
显然不是单纯的回忆。荣宗敬又说:“办厂与滚雪球不是一个道理吗?采取‘驴打滚’的办法,在推进中不断发展,这样,别人尚在彷徨,我已发展壮大。”沉默片刻后他又发愿: “从现在起,工厂不管好坏,只要有人卖,我就要买。”
高仲泰说,当时的情况是,列强们到上海采购面粉,不论品牌、质量,一律兼收。
中国面粉工业由此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但畅销国内,并且远销欧洲,中国一改往日忍气吞声局面,由入超(逆差)变为出超(顺差),摇身一变,成为面粉出口大国。
“任何面粉厂老板都不想错过这轮发展时机,想方设法增大产量。只要生产,就有市场;只要机器开工,便意味着滚滚不断的财源。”
“欧洲列强原本开在中国的厂家,因为急于出手,大多降价以求。”《荣氏百年》编撰者杜博奇说,“以较低的成本使用现成工厂,可免除一系列建厂开支,降低经营风险。”
“荣氏企业不仅兼并了欧美外商的企业,还兼并了日本商人的企业。”高仲泰说,这在中国原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因为一战,客观上给了荣氏,以及其他的一些民族企业家,这样一个机会,使得中国的民族企业获得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为了加强生产力,荣氏改进技术、控制原料、提高质量,所以,荣氏出品的‘兵船’牌面粉, 成了名牌面粉,国外大量订购,一份订单往往就几十万包面粉,使得荣家的面粉走出了国门。”高仲泰说,在一战前,则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南洋各国的面粉,占领的中国市场。
同时,在高仲泰的考证里,荣氏的“兵船牌”面粉,不仅成为欧洲商人争购的牌子,也成了中国当时对外出口的标准粉,也就是说,面粉出口必须要达到荣氏面粉的标准。
从1914年到1918年,经过“一战”洗礼,荣氏面粉事业获得脱胎换骨的飞跃。荣氏经营的面粉厂, 由原来的两家增加到八家,并由原来集中在上海无锡的厂址,发展到汉口、 徐州、济南, 日产能从13900袋提升至42000袋,虽然如此,产品仍旧供不应求,售价随之提高,年均盈利率达80%.
一战期间,为百年家业打下基础
1914年秋天,荣宗敬发愿:“我能多买一只锭子,就多得了一支枪。总应在50岁时有50万纱锭,60岁时有60万,70岁时有70万,80岁时达到80万。”在他心中,这是进军纺织业的宣言,也是他“实业救国”的目标。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多一支枪,就是多一份保家卫国的实力。
1914年底,国内棉纱市场正处于变革前夜。
“因战事牵连,交战国由生产过剩转入生产不足,纺织品紧缺,致使价格急速攀高。” 杜博奇说,“一夜之间,由倾销转为进口,曾经在中国市场铺天盖地的洋纱、洋布转眼间消失无影。”
杜博奇说,突如其来的改变让中国棉纱界一派鼓舞,各家工厂加紧扩张步伐,争抢洋人留下的市场空白。“因供小于求,棉纱厂获利倍增,社会上流传‘一件棉纱赚一只元宝’的说法,虽有夸张成分,亦可见此项事业诱惑力之大。”
1915年,面粉厂筹建有条不紊,荣氏兄弟开始把更多精力投放到纺织业。
1915年10月,当36台英国进口纱机开始转动起来的时候,历时5个月的筹建工作宣告结束。荣宗敬、荣德生为该厂定名“上海申新纺织厂”,即申新一厂,作为其棉纱事业的新起点。
申新的组织形式别具一格,与多数企业采取的股份制公司形式不同,它采用了股份无限公司的形式。企业不设董事会,股东会亦无大权,经理总掌大局,对企业全权负责,甚至拥有不经股东会改组企业的权力。此外,为保证股权结构稳定,股东股份只能在内部流通,公司章程规定,“股东非经其他股东全体允许,不得以自己股份之全数或若干转让给其他人”.
“辩证地看,管理者缺乏约束,容易独断专行,但结合当时实情,却能有效避开繁琐的讨论程序,当机立断,不至于错过市场机遇。而且,以荣氏能力,大可赢得股东信任。”杜博奇说。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很快显现。申新开工仅两个月,1915年底即实现2万元盈余。企业利润节节攀高,到1916年利润达11万元,1917年达40万元,1918年为80万元,1919年达到100万元。
正是由于在一战中,荣氏家族获得了兴旺的发展,给他们接下来的百年家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申新纺织厂后来发展到9家厂,遍布苏州河两岸及无锡、汉口、济南等地。
“荣毅仁谈到其父荣德生时动情地说,父亲将毕生精力都投于办厂,赚了钱,致力于公益事业,极其慷慨,而个人生活却很简朴。鉴于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现实,他请人编印《人道须知》,疾呼要继承发扬诚实、笃信、勤劳、崇俭等传统美德。”高仲泰说,荣氏后来能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物质基础,恰恰是在一战中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