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
从中国汽车工业创建的参与者到对外经贸系统的领导者。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到外人眼中兴趣广泛的退休老者,如今已82岁的李岚清将很多无法忘怀的经历刻成了一方方印章。当然,李岚清没有只陷在回忆中,他对于当下的某些事仍乐于关注,例如,他很愿意聊一聊特斯拉(美国著名纯电动车制造商)电动汽车。
“汽车工业面临大革命”
站在“科教后勤部部长邓小平之印”前,李岚清介绍说,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对科教界人士说,“我知道你们有许多困难,我当你们的后勤部长,帮助你们解决。”于是邓小平有了“科教后勤部部长”的称号。小平同志这个头衔虽然中央并未“授印”任命,是自封的,但意义特别重要,因此我怀着缅怀和崇敬的心情,为他老人家刻了这方“官印”.在场参观者听后都会意地大笑。
邓小平是李岚清最为崇敬的领导人之一。尽管两人年龄相差一代人,但却有着颇多交集。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中南海。1958年5月14日。年仅26岁的李岚清随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大会代表饶斌,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期间,把中国第一辆国产东风牌轿车开进了中南海。在怀仁堂的后花园里,李岚清身着一身藏青色中山装,留着短发,站在锃亮的轿车前,旁边正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那时,这个从苏联汽车厂实习回来的小伙子已是厂里的业务和技术骨干,还兼任了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邓小平提的几个汽车专业性问题令他印象深刻。他事后方知,邓小平旅法勤工俭学期间曾在雷诺公司工作过。
1952年,20岁的李岚清大学毕业,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到冶金等部门工作,只有他被分配到仍在筹建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学校里学的工商管理、机械原理和汽车构造等知识,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一五”时期重点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这一年奠基兴建。李岚清成为了那段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30多年后,李岚清对国外汽车巨头的态度早已渐渐转变。现在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2013年的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000万辆,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在面对我国汽车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李岚清也产生了新的忧虑。
退休11年,他还保持着对汽车市场的敏感,他告诉记者:“面临大气环境恶化和石油资源短缺,世界各主要汽车公司都在加紧研发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正面临一场大的革命。现在我国传统能源汽车产能已严重过剩。我更担心的是,国外汽车厂商仍在把他们传统汽车的产能贴上‘先进技术’的标签,不断往中国转移,我们还抢着接受,到处布点,而他们却在腾笼换鸟,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力,先在他们国内上市抢占市场,然后再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特斯拉’风暴就是预警啊!”
李岚清说:“现在人家特斯拉已经来了,我们有的人还自我安慰说,那不过是‘贵族的玩具',不用担心。我给你们讲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大飞机厂造的是螺旋桨飞机,后来出来一个发明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小厂,名叫’波音‘,当时那些大厂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认为那不过是’玩具‘.结果正是这玩艺儿把这些庞然大物统统消灭,变成波音的一统天下!”
“用文艺解决了大问题”
5月1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棱区终南音乐厅里,李岚清作了一场《大众篆刻与保卫汉字》的讲座。
尽管这次讲座的主题是篆刻和汉字,但仍然离不开教育。1993年,国务院领导分工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找李岚清谈分工,希望他在分管经贸工作之外,分管教育。回顾与教育结缘,李岚清极为坦诚,“当时不想管教育,一是由于我从未管过教育,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二是因为教育面临的困难太多;三是那时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很多,七嘴八舌,好像人人都是教育家。”
令李岚清头疼的是,他一上任,摆在桌上的就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被拖欠14个多亿的工资账单。“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大问题是,教师工资、教师住房和教育投入。”李岚清说。除此之外,还有大批民办教师待遇严重偏低的问题亟待解决。1994年,李岚清到基层考察时,曾在江西吉安遇到一位工作17年的、50多岁的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只有56元。由于历史原因,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民办教师还有200万人。
凑巧的是,那时天津拍了一部反映民办教师现状的电影《凤凰琴》,他看了很受触动。“哎,这次机会来了。”李岚清告诉记者,他把拷贝分别送给国务院的每一位领导,大家看后都很感动,连时任总理的李鹏都是“边看边流泪”.最终,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办法,取得各方共识,民办教师考试合格后便可以转正。李岚清笑称“这是用文化艺术的力量解决了大问题”.
当副总理成为退休老人
退休十年,李岚清依然关注教育热点话题。2013年,曾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这意味着我们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改进,毕业生就业观念也需要转变。
李岚清回忆起自己当年求学和就业时的状况。1949年后,李岚清考入复且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我们那时跟现在不一样,虽然主课是财经和管理,但课程是又学工又学商,在系里的实习车间,我们从拿锉刀学做老虎钳开始,掌握了各种机床的操作。到纺织厂实习调研,不仅是实习管理业务,还要研究工人最佳的操作方法。在课堂上学汽车构造,教授讲汽车拐弯用的后桥差速器,所有人都听得一知半解,直到实习课把汽车一拆,转向差速原理就一目了然。现在教学好像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比较空洞。学理工的动手能力差,学文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这也给就业增加了难度。”
李岚清已经作过的百余场高校讲座,几乎全部与音乐、篆刻、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有关。他力推高雅艺术进校园,也主张重视汉字的学习应用。如果以退休为节点,他退休后的主题演讲更像是当年他教育观念的某种延伸,特别是美育这个中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李岚清对音乐最初的兴趣完全来自家庭熏陶。他从小一直住在外祖父家,舅父爱好音乐,弹钢琴和拉小提琴都不错,这也成为李岚清最早的音乐启蒙,从此开始“乱弹琴”.
自从李岚清分管教育后,他就发现,中国的音乐教育十分薄弱,他把长期收集的资料和笔记加以整理,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音乐普及读物,这本名为《李岚清音乐笔谈》的着作出版时,李岚清已退休了。
多年以来,他一直推动高雅音乐进校园。李岚清说,他并不反对年轻人热衷现在流行的通俗音乐,但“娱乐不等于文化,作为大学生应当对更高雅的东西有所追求,它不仅是陶冶情操,对智力的开发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