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爱德与《四世同堂》

时间:2015-04-07 11:01来源:大西北网-池州日报 作者:雷高林 点击: 载入中...

    中国作家自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更多地走上世界舞台。每一部文学作品在海外能成功传播,译者们均功不可没。来自美国的浦爱德女士,就是这样一位译者。早在民国时期,浦爱德就将老舍的名著《四世同堂》译成英文版。她用高超、传神的语言驾驭能力,为树立老舍和中国文学早期的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浦爱德的父母都是美国浸礼会的传教士,很早就来到了中国。1888年,浦爱德出生于山东省黄县(即今龙口市)。从出生到1939年离开,浦爱德在中国生活了50年。因此,她总是称中国为“母国”,而美国则是她的“父国”.


    1948年3月至9月间,旅居美国的老舍与浦爱德一起翻译《四世同堂》。该书于1951年以《黄色风暴》为名由美国哈科特和布雷斯公司出版。翻译过程比较独特,先是由老舍对小说进行删节,然后口授给看不懂中文的浦爱德,由浦爱德录于纸面。


    当年,浦爱德在写给好友费正清夫人的信中说:“《黄色风暴》并不是由《四世同堂》逐字翻译过来的,甚至于不是逐句的。老舍念给我听,我则用英文把它在打字机上打出来。他有时省略两三句,有时则省略相当大的段。最后一部的中文版当时还没有印刷,他给我念的是手稿。”


    译稿完成之后,老舍曾请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在金陵大学执教的着名作家赛珍珠审读,赛珍珠对译稿大加赞赏。


    浦爱德之所以能够准确地抓住《四世同堂》之要旨,跟她在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工作时接触到许多病人关系很大。在那段时间,通过与民众的交往交流,她深切地认识了北平的历史沿革和社会风情,故而使她的译作能够传达出原作的神韵。《四世同堂》的翻译,也使老舍这部匠心独运之大作,在欧美文坛享有广泛的声誉。


    文学翻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既能成全一个作家,也能毁掉一个作家。从过去到今天,翻译仍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最大阻碍因素。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文化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西方读者认知的主流文化,而正是因为有了像浦爱德这样一代又一代热爱中国文化,并且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翻译家们,才有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等盛事。优秀的翻译家,可以让更多的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进而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我们需要更多的文学译品,当然,我们同样需要更多的优秀翻译家。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