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首山有着一座郑和墓,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此有着一些存疑。而记者获悉,在上周召开的"郑和下西洋与江宁"学术研讨会上,披露了一个重要发现。郑和墓园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刘文庆公布了一件"咸阳世家"墓志碑,而这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件能够证实郑和安葬在南京牛首山郑和墓的文物实证。
郑和墓在哪,多亏当地百姓回忆
关于郑和殁年葬地,史籍所载颇有出入,史学界也意见不一,歧见颇多。对于葬地也是众说纷纭,比如有说殁于南洋,即印度南部古里国,葬在爪哇三宝洞;有说殁于半道,葬于海上;当然,一种主流观点还是认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牛首山。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志高解读,关于郑和葬地的记载,最早的记载文献是清代《康熙江宁县志》,其中第五卷上有这样的文字:"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西麓……"说得很清楚,郑和墓就在南京牛首山。
另外,郑和墓的具体地址确认,则多依靠了当地老百姓的回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在牛首山西南麓周村,走访了村民。其中有村民提到,看到过郑和后裔来村东边祭扫,而且村民还称,民国时期当地郑和墓前还有石人、石马、石碑。就这样,通过口头材料和现场走访,确认了一处郑和墓的墓址,也就是如今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郑和墓".但正因为缺乏实证,学界一直有着其他解读。
墓志碑上写明"奠于牛首山西"
今年是纪念郑和下西洋610周年,因此上周五,数位专家参与研讨了"郑和下西洋与江宁"学术研讨会。在这个会议上,与会专家们纷纷提出自己近年的研究成果,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南京郑和墓园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刘文庆提供的一块"咸阳世家"墓志碑。"咸阳世家"是郑和家族的美称,因为其先祖在元代曾经被封为咸阳王。据介绍,这是去年8月从花神庙一村民家中征集到的。而该村民则表示,墓志碑是很早以前从牛首山上拖回来的。
墓志碑年代是清代光绪甲申十年(1894年),该碑长一米多,宽近半米,属郑和家族一位后裔"郑公"的原配夫人。上面提到,"郑公"祖先郑和出使"西洋印度诸国","赐姓郑,守备南京,马府街即赐第处也。殁,敕奠于牛首山西。"
刘文庆指出,这墓志碑明确提到了郑和死后,就是葬于牛首山西。而且,该碑又是郑和家族的,可信度没问题,"实物有说服力,我想应该不会再有质疑之声。"
另外, 墓志碑还有其他内容也可以作为旁证。碑文中记载着"建广缘寺,以祀之礼也。"就是说郑和墓的坟寺不是从前流传的弘觉寺,而是没什么名气的广缘寺。据专家介绍,明代初年的太监喜欢建造坟寺,他们希望通过建造坟寺,来寻求一种慰藉,求得托生为健全之人。
而刘文庆介绍,他为此也走访当地老人,得知周村一带的确有过一座寺庙,与《金陵梵刹志》(堪称明代寺庙百科全书)上对广缘寺的记载吻合,就在弘觉寺以东两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