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青睐黄金

时间:2015-08-11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楚国饼金“陈”(陕西秦都咸阳遗址出土)

 

楚国饼金“陈”(陕西秦都咸阳遗址出土)

 

    眼下,有关黄金的两大新闻正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热点。一个是流失海外二十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文物回归故里;另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自2009年来,中国黄金储备增加了近六成,截至2015年6月底为1658吨。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看待黄金的?黄金消费和储备又如何?

 

古人为什么将黄金视为好东西?


《周易参同契》记载:“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


    先秦时,人们把银、铜都称为“金”,为区别于黄金,分别称为白金和赤金--黄金、银、铜被先秦人称为“金三品”.“金三品”都是贵重金属,但有上下之分,《汉书·食货志》称:“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与铜比起来,黄金的作用并不大,用当代货币史学家彭信威的话说:“既不能制造武器,又不能作生产工具”;老百姓说得更直接:黄金“既不能吃,又不能喝”.既如此,古人为什么会认定黄金是好东西?


    一种说法是,可能与太阳崇拜有关。因为黄金拥有比铜和其他金属更加美丽的光泽,而这种光泽只有太阳能发出来,黄金因此被视为太阳的化身。同样的,银子比铜值钱,也因为银子的光泽如月光般漂亮。


    上述分析只是民俗学上的观点。黄金受宠的原因,其实与古人对黄金的过分迷信有关。尤其是秦汉时期,人们不是崇拜太阳,而是崇拜黄金,认为黄金万能。据《盐铁论·散不足》,秦汉时有一种说法:“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在“不老药”中,黄金是重要的配方,与珠玉一样,常食之可长寿。


    这一观点在中国本土宗教门派道教中最流行。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称:“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东晋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对黄金的神奇更是赞不绝口,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称:“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因为对黄金如此迷信,古代曾出现了一股“药金”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服食金屑被作为一种长寿、保健的秘法。


    实际上就价值论而言,根本上还是物以稀为贵,黄金的产量稀少,所以值钱。对这一点,晋葛洪其实相当明白,他在《抱朴子·内篇·明本》中即称:“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

 

古代哪朝黄金最多?


《汉书》记载:王莽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


    在中国各个朝代中,西汉的黄金储存量最为惊人,学术界认为,西汉是中国真正的“黄金时代”.有一事可以说明,魏晋以后,黄金计量单位一般用“两”,现代用“克(g)”,而在秦汉时,多用“斤”.为什么会这样?侧面说明--秦汉时黄金多。


    西汉到底有多少黄金?彭信威在其《中国货币史》中统计,仅以各位皇帝在位时所赐出黄金数量便达899530斤。这一数字当然不是西汉所储存黄金的总数,当代历史学家王仲荦认为,仅西汉初期,黄金总量便在百万斤以上。


    到西汉末,黄金储量仍不少。《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说法:“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臧府、中尚方处处各有数匮。”当时一匮为10000斤,仅按60匮来算,储存黄金多达60万斤,折合现代150吨,这是公元一世纪时中国国库的黄金储量。


    除了国库外,西汉民间尤其是王公贵族家里藏金量也相当惊人。如汉景帝刘启的同胞弟弟梁孝王刘武家,《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府库金钱且百巨万”,可以说富可敌国。刘武死后,“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


    怪异的是,西汉这么多黄金后来却突然不见记载了。黄金弄哪去了?这成了中国金融史上的一大谜团。有的学者认为,可能通过丝绸之路流到了国外,彭信威即持此观点。但笔者认为,更多西汉黄金或许仍“藏”于地下。


    古人素有窖藏黄金和随葬金银的风俗。如梁孝王就把大量的黄金随葬到其墓中,让曹操盗掘了出来。据《太平御览·珍宝部十》引《曹操别传》称:“操引兵入岘,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古人为何把黄金制成马蹄形船形?


    现代黄金最常见的形状是长方形,俗称“金条”,古代流行的形状则多种多样。先秦时,人们喜欢把黄金做成饼形和方块形,前者称为“饼金”,有圆形和不规则形;后者叫“金版”,每一版上加盖十几个到二十几个印记,故又称“印子金”,使用时就割下一块。


    到汉代,黄金被铸成麟趾形和马蹄形,每枚重约一斤,称“麟趾金”和“马蹄金”.这种金子后代仍时有发现,据《梦溪笔谈》,北宋就有人挖出过。在现代,如上世纪70年代,在西安西南郊鱼化寨北石桥即西汉上林苑范围内,也曾出土了6枚完整的马蹄金。


    古人怎么想起将金子铸成马蹄形?这是汉武帝刘彻的意思。据《汉书·武帝纪》,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改铸黄金形制,刘彻曾猎获白麟,看见天马,泰山顶显现黄金。刘彻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于是下令“更黄金为麟趾褭蹏蹄以协瑞焉。”因为有这种说法,古人因此将“马蹄金”视为宝物,认为放在家中可以镇宅、辟邪。


    到南北朝时,现代流行的“金条”雏形,即长方形条状黄金出现。唐代称之为“金铤”或“金笏”,这种金铤在宋代改称“金锭”,到元代则成了“金元宝”,即“元代之宝”的意思。


    金元宝“仰面似船,伏面似案”,为什么又把金银铸成这种形状?或许与古人的生财心理有关,船可以带来财富,水能生财,顺水顺舟。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古人出于携带方便的考虑。古人携带财宝,不像现代人这样喜欢放在口袋里,而是缠于腰间,左右各缠一个,所谓“腰缠万贯”就是这么回事情。

 

古人为什么喜欢佩戴金首饰?


《释名》记载:“金禁也,气刚毅,能禁制物也”


    那么,古人都喜欢用黄金做什么?其实,古人的黄金消费观念和行为与现代差不多,主要有器物、饰品、礼金、赏赐、行贿等。


    从考古发现来看,用黄金来制作首饰,是黄金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金质文物中就有金耳环。1976年,在甘肃玉门市清泉乡境内的火烧沟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曾出土过齐头合缝式的金耳环。在北京地区,也曾发现了早期人类金首饰。1977年,在平谷刘家河村一座商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些金器,有2只臂钏、1对耳环、还有笄、金箔各1.这些金饰品的年代相当于公元前14至公元前13世纪,工艺上已相当讲究,金臂钏用直径0.3厘米的金条制成。


    至于从秦汉及以后的墓葬中发现的金首饰更是屡见不鲜。如1971年,在江苏吴县(今苏州吴中区)境内发现一座清代墓葬,墓主是曾做过广州总督的毕源,其妻下葬时头戴金冠,小妾手上则戴了4只金镯。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喜欢用黄金做首饰的原因在早期和后期有所不同。在先秦时,人们主要是出于对黄金的崇拜而佩戴;而在秦汉以后,更多是出于对黄金的迷信。东汉刘熙《释名》称:“金禁也,气刚毅,能禁制物也。”大概就是这原因,古人认为黄金是辟邪之物,有镇压邪怪功能,所以喜欢佩戴。

 

古人如何找金子?


《酉阳杂俎》记载:“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


    古人是如何寻找金子的?黄金矿产主要分为“岩金”和“砂金”两种,与现代相比,古代的黄金生产更为不易,但古人也有一套寻找黄金的实用技术和窍门。


    先秦时,人们已知道根据矿物共生现象寻找金子。《管子·地数篇》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而且,还发现金矿的分布规律。《山海经·五藏山经》中记载,“皋涂之山,其阳多黄金,众兽之山,其阳多黄金、槐江之山区阳多黄金……”


    古人认为,在出产黄金的地方,往往会有特殊的光亮出现。《史记·天官书》称:“金宝之上皆金光,不可不察”.到唐代,人们还通过地表植物来寻找黄金。唐段式成《酉阳杂俎》称:“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


    此外,古人还有种种独特的“淘金术”.唐刘恂《岭表录异》就记载了一种从鹅鸭屎中取金的方法:“广州浛洭县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致富矣。”用鹅鸭帮助淘金的绝招到清代都存在,据清道光四川《仁寿县志》,将鹅鸭放养在有金沙的水域,从“鹅鸭腹中得金。”


    在中国古代,还曾出现过“点金术”,声称此术能让普通的金属变成黄金、白银,故又称“黄白术”.《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便称能炼出黄金。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乃一种骗人的伪术。据《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人冬天穿什么御寒
  • “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 烈日炎炎古人如何避暑?锦衣五重仍轻薄透凉
  • 古人怎么过大暑天
  • 古代足球也疯狂
  • 古人写日记始于何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