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民张先生近日收藏了一份有关侵华日军战俘集中营总结性质的文件,有关专家认为,这份文件在国内首次发现,本身虽是粉饰“模范监狱”的官样文章,但从其“精神和体能教育”的内容,以及战俘劳工在这个监狱里75%患病和11%的死亡率来看,依旧能窥见侵华日军在精神和肉体上摧残蹂躏战俘劳工的真面目,揭穿了日本侵略者不承认有中国战俘劳工存在的谎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极为珍贵。
罪证 收容所“训练教化”战俘成为劳工移民
8月10日,一份由侵华日军“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刻印的总结材料,被石家庄市读者张先生提供给燕赵晚报,希望记者揭露日本侵略者在石家庄奴役摧残战俘劳工的罪行。
年已不惑的张先生,从2014年开始搜集侵华日军在石家庄的罪证资料。不久前,他通过日本友人购买的这份文件,名为《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概况》(以下简称《概况》),共13页,每页25.8×18厘米,日文竖排,蜡纸刻印,3000字左右。封面右上端油印年号:“昭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即1943年11月15日--记者注);中间是毛笔写的“概况”二字;左下端落款盖着“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蓝色印章。
正文首页第一条“要旨”部分,显示了这个收容所的性质:“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主要收容并且训练教化由本兵团抓获的俘虏,以及归顺匪徒中需要教化者。以使年轻人成为劳工移民为目的,而将1939年3月28日在保定设置的收容所,于1941年8月14日转移至石门市南兵营,直属于本兵团长(本兵团即侵华日军驻石家庄110师团--记者注)。本收容所对外的普通名称为石门劳工教习所。”
这份长达13页的《概况》,还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日军勤务人员的编制、收容俘虏的编制、收容俘虏情况,以及收容人员的思想、教育、劳工作业、卫生等情况。
1943年主要输送战俘到日本的福冈县三井、日铁两煤矿劳务
在《概况》3页、4页收容情况中记载,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收容能力1500人,从1941年8月15日至1943年11月15日,已累计收容俘虏17806人。目前,也就是1941年11月15日,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实际关押战俘1530人。那么,那16276名战俘都去哪里了呢? 《概况》说,对战俘“收容后进行约为一个月的教化训练,然后主要向满洲国各煤矿、井陉各煤矿以及对日输送。1943年主要输送战俘到福冈县三井、日铁两煤矿劳务。”
输送战俘劳工具体数字如下:“本溪湖煤矿2900人;东遇直开矿1000人;满洲煤矿2620人;抚顺煤矿2748人;昭和制钢所300人;井陉正丰煤矿1598人;对日输送564人;死亡2055人;其他 1838人……合计16276人。至于收容所对战俘的”教化训练“手段,《概况》显示:”以精神教育和体能教育为重点……使其完全丧失抗日意识,并发誓效忠新政权,身体疲惫,精神麻木……“
进行奴化教育 企图从精神上灭亡中国
为尽快把战俘转换成劳工,《概况》附表六中排列了对战俘进行奴化教育的课程:”向东亚开放的日本道义精神、大东亚共和国的意义、共产党的毒害、共产党的敌性、重庆政权的崩溃、中日满三国宣言、汪主席和平运动、剿共救国、共产党无意义的抗日……“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同乐解读说,收容所对关押战俘进行所谓的”精神和体能教育“,其主要目的:一是宣扬日军的军国主义;二是美化日本的侵华战争;三是诬蔑中国共产党,动员剿灭抗日武装;四是褒奖汪精卫伪政权的”和平运动“;五是通过洗脑,瓦解战俘抗战意志,从精神上灭亡中国。
战俘劳工在收容所主食为糠 患病、死亡的不少
《概况》中称,收容所的战俘劳工”现在主食为糠“.
石家庄党史研究会原会长、河北省社科院抗战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何天义解读说,实际上,石门战俘劳工每天只吃两顿饭,只有外出劳动的中午才加一餐。
《概况》中还写道:”本收容所自开设以来,患者数量每个月份都不同,所收容人员中产生新患者概率约为75%.新进收容所的超过一半人员都体弱多病,死亡者占收容人员数量的约11%……“
何天义解读说,导致这么多战俘劳工患病、死亡的原因,除了吃不饱、穿不暖等原因外,还有繁重的劳役、酷刑折磨和瘟疫的摧残。
观点 国内目前仅见的石门集中营日军原始文件
河北历史文献研究学者王律查阅了存世很少的几本日占时期的石门史料,以及几幅当时石门市区地图,均未见石门临时战俘收容所的任何记载和标注。可见这段历史当时的绝密性,再加上日本战败后,诸如此类敏感内容的资料都必须首先销毁,所以这本《概况》可谓劫后仅存,应该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够见到的日方档案。因系孤本,极为珍贵。
何天义则表示,他从1985年就开始收集研究有关侵华日军在石门设置战俘集中营(指”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记者注)的情况, 有关战俘劳工的问题,都是受害者自己的口述或文字回忆,以及解放区根据地报纸或日伪报纸的相关报道。《概况》则是何天义第一次看到,印证了他以前的相关调查。他认为,这份史料从”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内部流出,在国内首次发现,所以对侵华日军奴役中国战俘劳工的罪行有了更加确凿的铁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更正以往”俘虏收容所“改名时间记载
王律认为,以往记载:”到了1941年8月15日,因为关东军和华北方面签订协议,要把华北的战俘送往伪满充当特殊工人,日军将南兵营的俘虏收容所改名为石门劳工教习所。“ 而这本《概况》封面上的时间是”昭和拾八年十一月“.也就是说,直到1943年(昭和拾八年)”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还未改名。正如《概况》中写道的:”本收容所对外的普通名称为石门劳工教习所“.
原来所谓”石门劳工教习所“只是对外掩人耳目,日本人内部一直未改变”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这一实际名称。
揭穿日本”不承认中国战俘存在“的谎言
何天义表示,从1939年石门战俘集中营建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侵华日军先后抓捕关押抗日军民和无辜群众约5万人,其中约2万人被折磨而死,约3万人被送往华北、东北和日本各地当劳工。而《概况》很多地方有粉饰的成分,比如《概况》写道,”死亡者占收容人员数量的11%“,而实际死亡人数要比这个数字还多。
那么,”石门临时俘虏收容所“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份总结材料?何天义分析说, 1942年11月27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关于向国内移进华人劳工事项》的决议。于是,日本开始试验性地引入中国战俘劳工去日本。《概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炉的,目的是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和日本参观团,介绍他们”人性化“的做法,掩盖其摧残战俘劳工的罪行。
何天义说,日本军国主义者始终不承认武装侵华是侵略战争行为,更不承认有中国战俘的存在。然而,这份粉饰”模范监狱“的官样文章,暴露了侵华日军对战俘劳工在精神和肉体上进行摧残蹂躏的本来面目,揭露了日本政府否认中国战俘存在的谎言。
相关链接 日企仅向美军战俘道歉 引中韩不满
据7月21日《环球时报》报道,日本三菱材料株式会社于当地时间1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道歉仪式,正式向二战时期被该企业强制劳动的美军战俘道歉。日本共同社20日称,有关二战美军俘虏被日方强制劳动问题,日本政府5年前曾致歉,但来自企业的正式道歉尚属首次。中韩媒体和网民对日本企业绕开中韩两国,仅向美国劳工道歉表示强烈不满。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表示,日方既然愿意向美国劳工道歉,就应该勇于直面历史,对中韩劳工一视同仁。
(感谢石家庄学院应届毕业生袁文洲翻译日文《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