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千字作文被老师勾抹所剩无几

时间:2015-10-19 08:01来源:大西北网-羊城晚报 作者:孟祥海 点击: 载入中...

    批阅作文,历来是让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件事。那么,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师是如何批作文的呢?


    有位文人说,他在清华读书时,老师批作文“最擅长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一篇千余字的作文,经老师勾抹所剩无几。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被老师批得所剩无几,感到很心疼。后来,老师解释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叽的,我给你勾掉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他仔细再品味老师修改过的文章,果然大墨杠子勾掉的地方,正是浮夸臃肿需要删去的地方,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足以见出功夫。之后他觉得自己写文章能少说废话,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完全归功于先生的教诲。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散文家,他就是梁实秋。


    还有一位老师批作文,写的比说的多。他经常在学生作文后面写很长的批语,有时甚至比原文还长。这些批语有时评析该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此外,他还会针对学生的作文,介绍一些与这篇作文写法相近的中外名家作品,让学生去品读;他还把学生的作文修改后,推荐到熟悉的报刊上发表,以此来激励学生。


    这位先生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而介绍他写作教学经验的正是他的得意弟子,后来成了着名作家的汪曾祺!


    梁实秋、汪曾祺后来都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这自然与他们的努力和天赋有关,但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他们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的这两位国文教师批阅作文的方式,也许能给现在的语文老师一点借鉴。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旧日笺》中的梁实秋
  • 臧克家曾忆梁实秋:面白而丰 风度翩翩
  • 民国时期曾因女子穿着“艳俗”取消“摩登装”
  • 民国时期的“超女”选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